“扎根”中國西部的巴基斯坦留學生:越努力越幸運
中新社蘭州4月6日電 題:“扎根”中國西部的巴基斯坦留學生:越努力越幸運
中新社記者 丁思
“越努力越幸運。”作為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建院以來第一位外籍工作人員,29歲的巴基斯坦留學生Nabeel Pervaiz將這份好運歸結于此,也是對其在蘭州大學學習生活十年的感悟。
那斌是他的中文名。招生手續(xù)辦理、住宿接待管理、留學生交流活動安排……正式上班僅一月有余,那斌適應得很快,處理工作有條不紊。
“來蘭州學習,是我幸運的開始?!?989年出生于巴基斯坦拉合爾市的那斌,自小對于中國人并不陌生,“時??匆娭袊顺鋈氚突固沟某鞘?,我父親還有一位來自中國蘭州的好朋友?!?/p>
那斌回憶說,為了促進兩地交流,很多巴基斯坦人學習中文,從事翻譯工作,“我對中文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學習?!备咧挟厴I(yè)后,在父親朋友的建議下,2009年,19歲的那斌來到中國,成為蘭州大學30多位留學生中的一員。
學習中文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聽不懂漢語、不能區(qū)分漢語聲調、像畫畫一樣難寫的漢字……這些都成為了漢語零基礎的那斌在中國學習的“攔路虎”。
“只要我努力,總可以攻克這些難題。”那斌爭取一切機會開口說漢語,他看中國電視節(jié)目,和中國學生交朋友聊天,參加學院組織的體驗中國民俗活動,查閱中國的歷史文化書籍等,成為了學院的“中國通”。
那斌愛上了在中國的生活,原本計劃的6個月學習期,被延長為一年、兩年,直到五年本科畢業(yè)。
2014年,那斌決定讀研,考入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微生物專業(yè)。他說,學習語言很重要,但中國高校里的專業(yè)知識更值得留學生研讀,他希望畢業(yè)后回國當一名老師。
但讓那斌繼續(xù)“留守”中國西北的是結識了如今的中國妻子。他說,求學期間與英文流利的妻子結緣,“她教我中文,帶我去看當地最古老的民俗,很感激能夠在中國遇到她”。
2018年,二人結婚,那斌把家安在了中國西北,蘭州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2018年底,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招聘兩名工作人員,經過筆試、面試幾輪測試,最終那斌和另一位中國員工被錄取,成為該學院學生輔導員,負責留學生管理工作。
目前,蘭州大學在校留學生650余人,來自五大洲59個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源占97%,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生占81%。
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張穩(wěn)剛說,外籍工作人員在與留學生的交流中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也更能促進該校與國際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企業(yè)展開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留學生來華研習。
從來華留學生到成為中國高校教師,對于身份的轉變,那斌說,自身留學的經歷對今后工作很有幫助,會讓他換位思考,更多地從學生的需求、興趣和長遠學習目標出發(fā),幫助他們融入在中國的生活,“有的留學生會想家到大哭,我會給他們講我19歲來中國求學的故事,希望他們都能在中國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那斌說,推動中國教育與世界的互動,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和紐帶,這將是他作為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