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關公的故事》開課

中國僑網(wǎng)12月17日電 據(jù)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5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關公的故事》開課。來自9個國家21593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來到山西,認識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英雄人物——關羽。
身處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的外景老師朱晨光,通過鏡頭帶領學生們參觀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仿宮殿式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為我國傳統(tǒng)的“前朝后寢”以及中軸式對稱的宮殿式布局。
正廟門匾上“扶漢人物”、“精忠貫日”、“大義參天”的題字,不僅點明了關羽立身處世的智慧,又表達了其在民間的威望之高,這十二字韻味十足,工巧自然,也讓學生們對關羽義薄云天、忠肝義膽的英雄形象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內(nèi)景老師焦曉通過巧妙的課程設計,帶領大家學習了民間贊美關公的歇后語、成語以及詩詞,一場知識性的趣學體驗讓師生互動頻頻,課堂氣氛活躍。
通過朱晨光老師活潑通俗的解釋,學生們明白了建筑手法別致精妙的春秋樓,清而不冷、簡而不陋的忠義堂,都蘊含著世人對關羽的崇敬之情。尤其是忠義堂,生動再現(xiàn)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位仁人志士桃園結義的故事,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義舉更是被后人所稱贊。
在焦曉老師的指導下,海外華裔學生制作了手工關羽畫像。
西班牙哆來咪文化學校、英國倫敦普通話簡體字學校的華裔學生參與了本次課堂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