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教師,這份線上教學指南請收好
國際漢語教師,這份線上教學指南請收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孔子學院都將漢語課堂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對于很多學員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而對漢語教師們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zhàn)。很多老師反映,與學員流暢溝通及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等是目前較為棘手的幾個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網絡教學經驗,給大家支招。
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溝通難?
來試試這些方法
對如何在網上與學生流暢溝通,老師們有什么樣的高招呢?
如果是因為網絡等原因導致的溝通困難,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徐艷麗表示,如果部分學生的網絡特別卡頓,可以一邊用電腦與學生進行文字溝通,一邊通過手機視頻,二者同步進行。
如果是因為學生不理解課程內容導致的溝通困難,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王春暉認為,漢語教師在準備網絡授課時,應準備更多的教學內容,還要經常觀察屏幕上學生的表情與反應,并及時詢問,判斷學生是否聽得懂。
另外,漢語教師應及時回答聊天記錄中學生的問題。在課程結束后的學生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掌控節(jié)奏。
意大利米蘭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孫銘陽表示,在線下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一些肢體動作理解其表達的意思,但網上教學時,學生無法看到這些,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有足夠耐心,用比上課時更慢的語速讓學生明白教師所表達的指令。
除了上述方法,也可以借鑒米蘭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施雅利老師的方法,提前10到15分鐘進入直播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就像平時在教室上課一樣,老師早點進入教室,與學生交流其學習情況,解答他們的問題,給直播課堂暖暖場。
此外,可以適當借助學生母語或英語,將指令的關鍵詞打出來,讓學生通過“看”,直觀地明白教師的想法。
學生上課熱情不好保持?
也許是沒用對方法
在線下課堂,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反應,及時更改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上課熱情。但是在網上課堂中,隔著屏幕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
孫銘陽建議,可以在講完生詞、語法或者一部分內容的時候緩解一下上課氣氛,讓學生精神放松后再集中精力聽課。比如,可以放一小段中文歌曲或是一個簡短的小視頻。如果是年齡比較小的學生,可以適當給予獎勵。
即使是網絡課堂,也需要學生互動,要適時提問學生,確保其在認真聽課。
烏克蘭南方師范大學孔子學院的欒曄教師的經驗是通過制作精美的課件及教具卡片,設計有趣的、有意義的會話活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巴林大學孔子學院,老師們通過展示卡片、共享文化視頻,調節(jié)課堂氛圍。課余時間,教師們通過使用“WhatsApp”軟件和學生保持密切聯(lián)系,追蹤漢語直播課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反饋,完善網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除了增加一些課堂小活動外,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提升學生上課熱情的必備法寶。施雅利建議,老師們可以布置一些小組作業(yè),然后在課上反饋成果。小組作業(yè)不僅能讓學生之間增強互動協(xié)作,保持學生在課下的學習熱情,還能通過課上成果展示獲得成就感,從而保證上課的熱情。
在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老師們還利用“Zoom”平臺為每個班的學生提供每周兩小時的課后輔導,學生們可以自愿參加。學生們表示,課后輔導效果很好,問題及時得到了解決,自己對漢語課也更有信心了。(孔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