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市老師談作文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實現(xiàn)讀寫結合
激發(fā)學生興趣,實現(xiàn)讀寫結合
在低年級的習作教學中既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鼓勵學生多讀多寫,這樣才有效實現(xiàn)讀寫結合?!_山市臺城第二小學 李小玉
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低年級作文就是“地基”,也是學生走穩(wěn)習作之路的最關鍵一步。在低年級的習作教學中既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鼓勵學生多讀多寫,這樣才有效實現(xiàn)讀寫結合,讓學生多模仿,教師需要悉心指導和有效教學。
激發(fā)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作文起步教學中,不但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注意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
低年級的作文習作關鍵放在如何讓學生想寫、愿寫、樂意寫。教學寫作時我不限制學生的思維,不給他們太多條條框框,而讓學生無可拘束地說,輕輕松松地寫,并能在愉快的氣氛中自然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實實在在地反映自己的生活。通過學生動筆習作,找出他們的閃光點,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享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越寫越愛寫。
老師指導學生習作時,要注意語言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盡量用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喜歡聽、暢快說、輕松寫。對于寫作差的學生,不能潑冷水,要挖掘他們的閃光點,還要經常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在進步,有了興趣下筆就不會望而生畏了。
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
指導學生掌握細致的觀察方法是習作中最重要的一步。為了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認識事物的能力,我在作文教學中首先把觀察的方法交給學生,再指導學生如何有順序地進行觀察事物。引導學生在觀察中進行分析和積極思考,抓住事物的重點、突出事物的特點進行深入細致觀察,并且做好觀察筆記。例如:寫水果的作文時,先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帶回教室,再引導學生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讓學生全面了解水果的特點,這樣學生就有很多話要說、要寫了。
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讓他們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改進建議和解決辦法。如:指導學生寫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我有一個想法》時,先提前交給學生任務: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或者問題引起你的關注?會給大家?guī)硎裁床涣嫉挠绊懀磕阌心男└倪M的辦法或者建議?接著讓學生圍繞習作主題,分小組交流討論,最后教師小結,指導寫作方法和技巧,這樣學生動筆就不成問題了。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課堂上講授課文時,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這樣在讀中領悟,以讀帶寫,才能做到更好的讀學結合。
理解課文內容,仿照寫作方法。例如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課文以總—分—總的結構,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寫,而且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我在講授課文的同時,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寫作方法,以四季為寫作順序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一處景物。運用總—分—總的寫作結構,圍繞一個句子進行描寫,學生下筆就容易多了。
巧抓關鍵詞,為習作架橋梁。在教學課文時,善于抓住文本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同時通過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體現(xiàn)人物的心情,為寫作做好鋪墊。例如課文《灰雀》,雖然語言簡介樸實,但卻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教第一自然段時,先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每次”“都要停下來”“仰望”“經常”“帶來”等關鍵詞語在文中的作用;再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列寧是多么喜愛這三只灰雀的,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會學生把這種方法用到寫作上。這樣從讀到悟,再到訓練,不僅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還為學生在語言理解和使用間架設了橋梁。
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腳踏實地教學生習作。(江門臺山市臺城第二小學 李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