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漢語老師:復課后,泰國學校這樣細致防疫
復課后,泰國學校這樣細致防疫
■口述:永夏城 整理:張?zhí)?所在地:泰國曼谷
上課戴口罩,集會活動暫停
我本科讀的是泰語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國內工作了一段時間,2012年來到泰國發(fā)展。一開始,我從事旅游業(yè),后來成為一名漢語老師,目前在泰國的公立學校教授漢語選修課。
近些年,中國流行文化在泰國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很多泰國年輕人都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及追中國演員、明星。國內的爆款電視劇如《陳情令》《傳聞中的陳芊芊》,同樣在泰國引發(fā)了收視熱潮。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很多泰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好奇,也萌發(fā)了學習漢語的熱情。另一方面,當下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qū)熱門的電商平臺“來贊達”“蝦皮”也在蓬勃發(fā)展,有華文能力的人在這里的就業(yè)選擇更廣、優(yōu)勢更大。因此,很多泰國家長希望讓孩子學習漢語,為將來的就業(yè)打好基礎,一些優(yōu)質的公立學校順應這個趨勢,紛紛開設漢語選修課。
泰國的學校分為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兩類學校開學時間不一樣。我所供職的公立學校,每年3月到5月正好放暑假,因此教學任務并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太多影響,只是稍微推遲了開學的日期。
復課之后,學校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進入學校之前,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測量體溫,確認體溫正常后方可入校。為了避免課堂內人員過于密集,學校調整了每個班級上課的學生數(shù)量,從原本的30名學生調整至20名學生。上課期間,老師和學生都要佩戴口罩。盡管泰國的夏天悶熱難耐,但出于安全的考慮,大家還是選擇堅持佩戴口罩。學校食堂內,用餐環(huán)境和用餐秩序也做了調整,每張桌子上都放置了塑料擋板,原本可以容納10個人同時用餐的餐桌,現(xiàn)在限定只能坐6個人。
泰國學校經(jīng)常會舉辦公共活動。正常情況下,學生們每天早晨都要在操場集會,升國旗、唱國歌、唱校歌。如果是一所信仰佛教的學校,還要進行念經(jīng)等相關佛教活動。復課以后,學校不再舉行大型公共集會,轉而組織同學們在各自的班級門口列隊唱國歌。
機長賣炒飯,明星送外賣
疫情發(fā)生后,泰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4月2日,出于防控需要,泰國總理宣布實行全國宵禁。宵禁時間為每天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4點。宵禁期間,除了醫(yī)務人員和醫(yī)療、生活用品的運輸人員等特殊行業(yè)的工作者之外,其他人不能出行,違反者可能會被判處2年的監(jiān)禁或者4萬泰銖(8772元人民幣)的罰款。6月15日,全國宵禁解除,展廳、音樂會、電影制作、運動場、游樂園以及沒有觀眾的體育比賽等隨后也獲準恢復。
疫情期間,政府大力倡導人們保持社交距離,這里建議,在公共場所人與人之間相隔1米距離。公交車、輕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實行限流措施,每一趟車乘載一定人數(shù)后在下一站便不再???。住所公寓內的電梯每次也限乘4人至6人,乘坐電梯時,人們被提醒最好不要面對電梯口站立。
有著儲蓄習慣、未雨綢繆的國人可能很難想象,泰國人很少有儲蓄習慣,主張及時行樂的“月光族”比例非常高。疫情期間,相當一部分人的工作受到影響,因此只能拿到平時五成到八成不等的薪水,很多拿日薪的工作者則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為此,泰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幫助民眾渡過難關。
在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臨時工、自由職業(yè)者等,連續(xù)3個月,每個月可以領取5000泰銖(約1100元人民幣)的補助。每年的4月、5月正值泰國一年最熱的時候,居家防疫的電費對每個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政府因此出臺了為期3個月的電費補貼政策,不同用電量的家庭可以少交甚至免交電費。政策力度之大,可以說是戶戶受益。令人安心的是,超市的物資供應充足,物價穩(wěn)定,對于哄抬物價的行為,泰國政府也予以嚴厲打擊。在這些措施的保障下,人們保持著相對平穩(wěn)的生活狀態(tài)。
除了政府的惠民措施,泰國人也在努力自謀生路。賦閑在家的旅游業(yè)和航空業(yè)從業(yè)者紛紛轉型,開啟第二職業(yè)。疫情期間,有幾則新聞火遍泰國:有的航空公司的機長在家里做起了烤腸和炒飯的小生意,還有機長送起了外賣。泰國的一位明星也在外賣平臺上注冊,送餐補貼家用。明星送外賣,可能更多是出于增加曝光度或是公益的原因,但這一行為確實起到了鼓勵作用。這段時間,本地的外賣和打車平臺Grab的食品配送業(yè)務增長了4倍,吸納了很多勞動力。在我周圍,不少受疫情影響的普通職員、日薪工作者都成為送餐員,或是在社交平臺上經(jīng)營起“微商”生意。
疫情當前,所有積極面對、勇于承擔的人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