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華大的故事” 華僑大學校友短視頻大賽落幕
“我和華大的故事”
華僑大學校友短視頻大賽落幕
睿 加 陳雨諾
2020年11月1日,華僑大學迎來建校六十周年。為共同祝福六十周年校慶,華僑大學在距離校慶倒計時160天之際啟動“我和華大的故事”全球校友短視頻大賽。2020年11月4日,大賽落幕,10個作品脫穎而出。
甲子華章 全球校友“云”相聚
受疫情影響,此次短視頻大賽在線上宣傳、報名以及展示。海內(nèi)外校友在“云”端重聚,重溫求學時光。
“本次短視頻大賽面向華僑大學全體在校師生員工、全球校友以及離退休教師?!比A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郭艷梅說道。作為此次大賽的評委,郭艷梅介紹稱本次比賽的主題只需要與華僑大學及其校友有關即可,并且給予優(yōu)秀作品一定的獎金證書鼓勵,降低門檻的同時提高大賽的吸引力。
考慮到身處海外的華大校友受疫情影響無法返校參與,華僑大學開發(fā)了六十周年校慶校園導覽系統(tǒng),海內(nèi)外校友可通過網(wǎng)絡進行視頻上傳,并且在“云創(chuàng)意”欄目欣賞其他校友的優(yōu)秀短視頻。
大賽共收集境內(nèi)外作品60余個,境外作品近20個,境外作品占比達1/3,參與拍攝的境外生所在國家和地區(qū)包含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獲獎作品中多個視頻采用采訪華僑華人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
通過此次短視頻大賽,全球校友重聚首,分享自己與華僑大學的故事,傳播華僑大學的精神。
聚力育才 成為更好的自己
“會通中外,并育德才”是華僑大學的校訓,本次大賽聚焦全球?qū)W子在華僑大學的成長與感悟。
“在我看來,華僑大學的精神就是自由、包容、開放。”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學生廖苑蓉說道。談論其在校的經(jīng)歷,廖苑蓉提及學校定期開展的港澳臺文化周、馬來西亞文化周、潑水節(jié)等大型活動?!熬硟?nèi)生和境外生都可以參加,學校給我們的空間很大,氛圍特別好。”其同學彭麗晴補充道。
在境外生的影響下,彭麗晴準備去香港深造。“我希望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突破固有的限制。”
彭麗晴同樣也是此次大賽銀獎作品《華大,以我之名呼喚你》的主創(chuàng),這個視頻講述了5名即將畢業(yè)的校友在華僑大學4年里遇見彼此、抓住機會、改變自我的故事。
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泰國留學生文愛萍考取了南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提及母校,她說:“母校的老師不是直接告訴我應該怎么做,而是循循善誘,讓我自己思考?!?/p>
文愛萍告訴本報,華僑大學幫助她實現(xiàn)了留學的夢想,不僅教會了她流利的中文,還給了她對漢語的熱愛以及做學術所需要的邏輯思維,因此,她選擇留在中國繼續(xù)深造。
在華僑大學,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學子們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擁抱世界,打破限制,探索未知。華僑大學給予學子們成長與夢想,幫助學子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傳播文化 四方舞臺綻放夢想
在作為一個文化交流中心的華僑大學,學子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看作中外文化傳播的橋梁。
“1+2+1中美人才培育計劃”、孔子學院海外志愿活動等幫助校內(nèi)學子走向世界,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則幫助外國留學生走進中國,走進華僑大學的校園。
作為中國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之一,華文學院已經(jīng)為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培養(yǎng)了3.2萬多名畢業(yè)生,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海外華文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與我們學校的氛圍有關,華僑大學學生出國學習工作的比較多?!绷卧啡叵虮緢笥浾哒f道,并指出,境外生回國后常選擇中文教師作為職業(yè)。
“在我看來,傳播中華文化是我們的使命?!惫G梅堅定地說道。作為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她每年都會選拔學生到泰國衛(wèi)星電視臺參加其主導的中國節(jié)目?!拔覀兿M魧W生回到本國(地區(qū))后也能成為其所在國(地區(qū))傳播中華文化的小小使者?!?div class="gqw05pwlrmj"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