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名馬來西亞教師參與中文教學經驗分享會
中國僑網12月1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網報道,日前,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東南亞事務代表處舉辦了中文教學經驗分享會,近500名馬來西亞華文教師踴躍出席。
報名參加交流分享會的近500名教師當中,有180名來自小學,另外281名來自中學,余下的來自幼兒園和大學。大家沖破疫情的阻攔,相聚云端,共探語文興趣激發(fā)和人文認知拓展的新思考。
分享交流會中,有19名來自中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師,分別針對華文教育課堂管理、古詩詞欣賞、閱讀與寫作教學、語文備考技巧、傳統(tǒng)文化活動推展、校園文學創(chuàng)作等五大教學領域,展開14個主題的教學分享與交流。
語合中心東南亞代表孔麗娟在網絡交流上致詞時說,根植本土,精耕細作,是馬來西亞華文教學的氣質與品質,此次活動希望能為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語言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馬來西亞中學華文教師聯(lián)誼會主席曾俊萍表示,活動的舉辦必能彌補因疫情實體師資培訓課程展延的遺憾,促進教師教學的成長,特別有意義。
參加此次分享會的教師紛紛表示,密集型的分享信息量大,收益頗豐,感觸良多。來自吉隆坡的黃老師表示,分享會的課程內容豐富,教師講解精彩,收獲很大。特別是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經驗分享課程很精細,教師總結分享的技巧都是自己教學中需要的,特別受用。
黃老師也指出,通過分享會,一些華文教學的差異引起了她的關注,并會在往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比較和借鑒,比如修辭手法教學流程的設置等。
來自雪蘭莪的陳老師表示,4天的學習過得充實很有滿足感。她對古詩詞的欣賞教學特別感興趣,分享會的詩歌誦讀活動展示讓她深受啟發(fā)。
此次活動雖是線上遠程交流,但主辦方和各分享學校及分享教師也都克服教學平臺的差異,以各種多元的方式展現(xiàn)華文教學的多姿風采,有主題經驗分享、課堂教學實錄、課例分析演示、圖片視頻展示,讓整個研學過程依然有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的真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