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美國警方找替罪羔羊 不是正義出路
中國僑網(wǎng)2月17日電 2016年2月11日經(jīng)過陪審團漫長的商議,華裔警察梁彼得過失殺人等五項罪名成立,消息一出,梁彼得的母親當庭慟哭。對此,美國僑報當?shù)貢r間15日社論表示,梁彼得成了全美反對警察針對非裔暴力執(zhí)法這一運動的替罪羊,而亞裔因為不發(fā)聲,成為了這場運動中被犧牲掉的群體。而亞裔不愿再做“啞裔”,選擇發(fā)聲表達不滿。
文章摘編如下:
梁彼得在巡邏期間,槍支走火導致子彈打到墻上反射后,導致了非裔青年葛利死亡。因為這件意外命案正值全美因密蘇里州佛格森鎮(zhèn)白人警察槍殺非裔獲不起訴、紐約市史泰登島白人警察勒死非裔也不起訴,引發(fā)全美示威抗議之際,梁彼得案可能成美國社會“平衡”兩件不起訴爭議的犧牲品。如今憂慮不幸成真!
葛利死于無辜,我們也深感痛心和遺憾,但從來都不認為,壓榨的、補償般的重罰能給真正的正義找到出路,如果正義不能達成諒解形成寬恕,反而成為另一次少數(shù)種族的芥蒂,那不就是罪惡披上了正義的外衣嗎?
在這場帶有濃重“顏色歧視”的審判里,大眾鋪天蓋地的分析和爭議在于,在歷次警察槍殺非裔事件中,梁彼得是唯一不故意開槍,卻唯一被定罪的,因此有族裔歧視“嫌疑”。換言之,梁彼得完全就是一個被各方拋棄的人物,成了族裔沖突、警民矛盾、政治博弈的焦點。
“這個糟糕的裁定將會讓全市的警察寒心,因為它將一起悲劇事故有罪化?!蹦槙?,一個同情梁彼得的警察同仁如此表述。
殺死夢想的是制度嗎?“立志要幫助紐約市,如今卻被所有人拋棄?!绷罕说媚赣H說,審判后,梁彼得情緒奔潰,幾近自殘?!皨寢?,我這一次是要完了!”梁彼得心酸地告訴母親。
梁彼得案件的判決一出,華社群情激奮,因為梁彼得悲劇背后,也映射了自己處境的窘迫,華人納稅、勤勞、遵紀守法,也安靜、緘默、忍氣吞聲、漠視政治。紐約時報、NBC等多家主流媒體都關注梁彼得案判決后的華裔社區(qū)反應。
多家報道都注意到了亞裔,尤其是華裔民眾普遍認為,梁彼得警官成為了全美反對警察針對非裔暴力執(zhí)法這一運動的替罪羊,而亞裔因為不發(fā)聲,成為了這場運動中被犧牲掉的群體。
眾多華人為梁彼得鳴不平,為梁彼得多方奔走的亞裔維權大聯(lián)盟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成立“挺梁總指揮部”,并計劃于本月20日在全美超過20個城市發(fā)起超過萬人的抗議示威活動。
華人通過微信等中文社交網(wǎng)絡,聲援梁彼得。我們期待這一次維權活動能夠成功,不僅是為了梁彼得一個人,更是為了整個華裔,也是為了美國。梁彼得一案,使得美國一些深層矛盾化顯性化,再度進入公眾視野如警民關系、族裔關系、警察執(zhí)法改革等。
此次,亞裔不愿再做“啞裔”,選擇發(fā)聲表達不滿,除了能聲援梁警官之外,也將為整個亞裔的地位,也為美國這些問題的解決,發(fā)出自己應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