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英國:六月的彩虹蛋糕

6月1日上班時,公司各處擺起了彩虹蛋糕,切開后七彩橫截面,頂著厚奶油和小櫻桃,點綴了以黑白西裝革履為基調(diào)的辦公室。
這些免費蛋糕由公司最高層的董事總經(jīng)理們贊助,你可要問它們是六一禮物?并不,六月也是英國LGBT人士的“自豪月”(Pride Month)。LGBT包括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5.31日,公司上下即收到區(qū)域人力資源負責人和銷售總監(jiān),代表公司LGBT社群發(fā)出的郵件,預告了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名人講座等,以宣傳性別認同文化多樣性。
除了組織這類社群和公益活動,許多國際公司在招聘過程中,也會對LGBT申請者略有優(yōu)待。管理層相信,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要達到與常人一樣的成就,需跨越更多的障礙,因此成功更加來之不易。保護性之外,這種招聘也讓人才更多元性,公司相信LGBT人士能帶來不同的視角與才華。
I. “我有一個朋友”
平權運動宣傳的是一個或近或遠的概念,許多人對LGBT人士最直觀的印象,往往還是來自身邊人帶來的切身體驗。
在新加坡讀高中時,美女如云的英文系系主任,是一位出眾的帥T。新加坡四季如暑,英語老師們總是長裙飄飄,只有系主任常年各種修身襯衫,一絲不茍地收束在黑色西褲里,走路生風,一頭利落的短發(fā)下,顯出熠熠有神的雙眼。她言談時機鋒不藏,上課充滿精彩激辯,給那間校風中庸溫厚的華校,增添了少有的銳意。英國文學課女學生居多,我常看一雙雙略帶仰慕的眼睛看向老師,不知不覺就忘了寫筆記。
后來高中讀至尾聲,和另一位中國留學生同時申請一所夢想中的美國大學,學校拒了我招了他。這位朋友的確靈氣過人,但我難免心有不甘,就厚著臉皮向他要來申請書看。看完后,也就釋懷了——文中描寫了一位敏感而早慧的少年,發(fā)現(xiàn)自己性傾向與周遭常人不同后,一路走來的堅忍、思慮和破繭而出;而大約這所頂級大學的offer,就是隧道盡頭的一道明光。那是一所充滿鮮活生命力的學校,這位同學在讀本科時交往了一個男孩子,聽說眉目動人,現(xiàn)雙雙留在紐約工作。
大概是因為在年少時就有堪作楷模的LGBT人士在身邊,所以從不覺有異,并喜愛與之交往。這大概也是個人經(jīng)歷帶來的一種幸運。
II. 阿姆斯特丹的彩虹
讀大二時的復活節(jié),離開倫敦去了趟阿姆斯特丹,一個被戲稱這個“黃賭毒”俱全,卻秩序井然的城市。一片片暖橙色的建筑,顯出舊帝國的余暉;小運河里客船游曳,水波泛著陽光、蹲身可及,像領家女孩般可親,不同于宏大冰冷的泰晤士、塞納、萊茵河。傍晚,華燈初上,滿街穿行著騎單車回家的當?shù)厝耍灿写笈C奇的游客心照不宣地向城中腹地匯集。
我和大學同學租住在一個臨街的三層小公寓,斜對面是據(jù)稱全荷最有名的gay club,高插著一面碩大的彩虹旗,沒日沒夜地迎風飄揚。我們夜里回來,帶著一身長途旅行的新鮮感與疲倦,在閣樓的小牀上躺下,沿街酒旗戲鼓的喧嘩聲臨窗傳入,小小的閣樓也似變成了運河上的客船,顛簸搖曳,產(chǎn)生一種喧囂到了極致的寧靜。城的夜空中,有一雙雙鼓脹的翅膀,帶著約束自由地飛翔。
III. 倫敦同志生活
不只阿姆斯特丹,倫敦夜晚的燈紅酒綠之中,也有屬于同志們的世界。英國向來以多元包容著稱,LBGT運動進程的發(fā)展遙遙領先。早在2012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就完成了議會立法程序,并得到皇家許可,意味著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從阿姆回來后,曾與女生朋友去倫敦中心的某男同志酒吧“探秘”。原本意料中的待遇,是不甚歡迎的目光甚至排斥;真實的情況,則是完完全全的無視。在一個男性比例近乎百分之百的環(huán)境中,女生雖不被全盤忽視,好像透明人一般。同行的美女們顯然很少受此冷落,不久便訕訕起身離去。
忽然變?yōu)樯贁?shù)派,并被徹頭徹尾的忽視,這反倒讓我們切身體會了同志們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日復一日的尷尬處境。即便在多元包容的國度,所謂的主流因為自己的思維習慣和處事方法,也很容易形成一種排斥圈——人類或許永遠無法避免這種不自覺的“他者化”。既然如此,不如為不同的人開辟出獨特的空間,讓他們至少成為這片空間的主宰。那一年,倫敦同志酒吧、夜總會還開始抵制俄羅斯伏特加酒,加入到反對普京政府壓制同性戀人群的全球聲援之中。
一年一度的倫敦同志大游行(London Gay Pride Parade)將在六月底舉行,距歷史數(shù)據(jù)預計,將有超過五十萬人參加,途經(jīng)貝克街、牛津街、攝政街、特拉法加廣場等中心地帶,游行后更有盛大聚會。往屆游行時期,首相卡梅倫曾致辭表示支持同志之愛的平等。市長鮑里斯也表示,應為倫敦LGBT人群能敞開心扉地展示自我而驕傲。
倫敦同志電影節(jié)(London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已經(jīng)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每年春天,讓同志主題電影從行業(yè)邊緣走向中心。長達十多天的電影節(jié)中播放的同志題材電影,有的溫情搞笑,有的恐怖懸疑,涵蓋各種片型。2012年電影節(jié)上播放的“Circumstance”,由美國、伊朗、黎巴嫩合作制成,從德黑蘭一對少女戀人的故事中,折射出當代伊朗東西方思想的碰撞、正統(tǒng)男權與青年女子的分化、監(jiān)視與解放間的張力、古老宗教與單純情感的對峙,觸碰尋常電影打動不到的人心角落。(摘自BBC英倫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