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經(jīng)濟科技

留美科學家楊培東:喜歡嘗試新東西且不懼失敗

2017年11月27日 10:18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楊培東接受紫牛新聞記者采訪。薛馬義 攝
楊培東接受紫牛新聞記者采訪。薛馬義 攝

  原標題:楊培東:喜歡嘗試新東西且不懼失敗

  戴著一副眼鏡,穿一身帥氣的西裝,看到他的第一眼你可能想象他是文人,實際上他是世界頂級的納米材料學家。他叫楊培東,1971年出生于蘇州相城區(qū)元和街道,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4年,作為湯森路透集團預測的熱門人選——楊培東與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擦肩而過! “對于諾貝爾獎,其實我個人覺得無須太糾結!水到渠成比較好!”“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神童!只是在一路試錯的過程中,幸運地做對了一些事情,得到了一些不錯的結果?!苯?,楊培東利用到蘇州出差的機會,抽空接受了紫牛新聞記者面對面的采訪。

  紫牛新聞記者 薛馬義 實習生 尹心航

  作為地地道道的蘇州人,楊培東坦承對家鄉(xiāng)的感情非常深厚。他說,在蘇州創(chuàng)辦天際創(chuàng)新中心是我對家鄉(xiāng)的“回饋”。

  楊培東1988年從蘇州木瀆中學畢業(yè),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1993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求學,1997年獲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99年起先后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3年被美國“技術評論”雜志列入“世界100位頂尖青年發(fā)明家”。2011年楊培東當選為湯森路透集團“全球頂尖100名化學家”,同時入選同一標準的“頂尖100名材料科學家”。2012年4月18日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4年4月28日當選上??萍即髮W物質(zh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2015年9月,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2016年5月3日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楊培東團隊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江蘇省產(chǎn)業(yè)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簽訂合作協(xié)議,共建納米能源材料研究所暨天際創(chuàng)新(培東)中心,為國內(nèi)產(chǎn)業(yè)資源對接原創(chuàng)技術項目提供通路,加速技術成果轉(zhuǎn)移轉(zhuǎn)化和項目研發(fā)產(chǎn)業(yè)化,共同推進蘇州納米材料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斑@是我回饋家鄉(xiāng)的一種方式?!?/p>

  在楊培東小時候,由于父母工作忙,他在家沒人帶,還好母親是小學老師,所以楊培東在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母親去“上學”,母親講課的時候,就把他放在教室一邊。“我坐在教室里,和其他孩子一起聽課。”至于當時他是否聽懂了,他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反正,也正是有這個便利和原因,他在5歲的時候,就入讀小學一年級了,比同年級的孩子,足足小了2歲左右。

  就這樣,從小學到高中,他在同班同學中,算是年齡比較小的。雖然年齡小,但楊培東的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在班級和年級里,總是排在前列。用楊培東的話來說,就是“還不錯”。不是特別聰明的那種,但也不差。“如果我是特別聰明的那種,應該是去讀中科大少年班了。”

  楊培東說自己小時候很普通,和其他孩子一樣,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天才,一切按部就班。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跳過級?!叭绻f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就是我喜歡嘗試新的東西,并且不怕失敗?!?/p>

  楊培東說:“上高中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喜歡干什么!到上大學時候,才知道自己喜歡化學。”楊培東說自己喜歡嘗試新的東西,同時,也能坦然接受失敗?!拔蚁矚g做新的嘗試。在做科研時是這樣,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楊培東在本科階段,做的是超導體,在研究生、博士的時候,做的是半導體納米導線,博士后,做的是自組裝,然后在伯克利大學做教授的時候,做的是很多能源方面的東西。后來楊培東到上??萍即髮W辦物質(zhì)學院,涉足教育領域,和他以前做科研、做學術完全不一樣。包括他在蘇州創(chuàng)辦的天際創(chuàng)新(培東)中心,也是很新的領域?!疤祀H創(chuàng)新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新型的孵化器。我以前也從來沒做過?!睏钆鄸|表示,他的性格就是容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因為每次做新的東西,才會去學新的知識,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成果?!艾F(xiàn)在回過頭來看,我這個性格,可能高中時候還沒有特別顯現(xiàn),但從大學時候開始嶄露頭角。”

  “現(xiàn)在人們可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我的成功,但其實我失敗的經(jīng)歷更多。”楊培東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每次嘗試新的東西,失敗是自然存在的,也很正常,特別是在科研上。楊培東告訴紫牛新聞記者,8年前,他計劃去做人工光合作用的時候,當時,第一,幾乎還沒有人能夠想到能做這個事情。第二,當他把想做這個事情告訴別人的時候,都是被別人嘲笑的,說是天方夜譚。但他從專業(yè)的角度去進行評估,覺得這個事情是可以做的,也是有可能做成功的。所以他后來不顧別人的嘲諷,堅持去做了,經(jīng)歷了許多失敗之后,終于成功了?!八哉f,我是愿意去嘗試的人。”對于失敗,楊培東很坦然“面對全新領域,必須做好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即使失敗了,我也要從這個失敗中,得到一些新的認識和經(jīng)驗教訓,這樣以后可能就會做得更好。這就是我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容錯機制!”

  楊培東想對現(xiàn)在的孩子們說: “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我就是這樣過來的。我覺得這樣,可能更容易獲得成功。”

  回顧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成功過程,楊培東表示 “我的學術生涯,其實是一段一段的,而且都是很普通的。只是在每個階段,我都幸運地抓住了每一個機會?!标P于這一點,當初他的那個博士后導師,曾經(jīng)當著他的很多學弟學妹面,這么說的:“在他(楊培東)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點,他都知道,該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p>

  1999年,當楊培東博士后畢業(yè)后,當時有二十多家單位可供他選擇,既可以選擇去工業(yè)界,也可以選擇去學術圈。那時候,他的兩個導師,都鼓勵他進學術圈?!拔乙灿信d趣,然后我就進入了學術圈。”楊培東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當時,有十來個學校,向他發(fā)出了邀請?!捌鋵嵁敃r我也在做權衡,在考察,到底哪家大學會對我的學術生涯更有利?這就要考慮對方學校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好的環(huán)境,有怎么樣的同事,有怎么樣的學生。這些都要有一個全面的評估。最終我評估下來,覺得伯克利可能比較更合適我?!彼詶钆鄸|選擇去了伯克利大學。楊培東表示,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去伯克利,而是去了其他學校,比如耶魯大學,可能他今天就沒有這樣的成就,當然也可能比今天做得更好?!暗胰チ瞬死?,至少目前取得了這樣的成績?!?/p>

  當紫牛新聞記者問起,他對現(xiàn)在的學生和孩子,有什么建議時,楊培東表示,現(xiàn)在中國的發(fā)展成就,令全世界矚目,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和空間,也是得到了極大拓寬,選擇余地也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生存壓力也比以前小很多,應該有更多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等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孩子。

  1999年,年僅28歲就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系的助理教授,獨立負責一個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而在美國大學里,從助理教授升到終身正教授,通常要花10年左右時間。2004年進入伯克利的第6個年頭,楊培東就受聘化學系終身教授。在伯克利歷史上,化學系還只聘過兩位華人科學家當終身教授,前一位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一開始,楊培東工作很辛苦!除了吃飯睡覺,他每天至少工作14個小時,從早上進學校開始,一直要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1點左右?!澳菚r候,因為剛開始,一切都從零開始,我要帶學生,要培養(yǎng)團隊,只能沒日沒夜地去工作?!辈贿^,當時楊培東也感覺不到辛苦?!耙驗槲蚁矚g這個工作,做實驗就是我的興趣愛好?!比缃?,楊培東依舊把三分之二的時間放在科研上,二十年來,從未偏離。

  在采訪中,楊培東一直強調(diào),他只是一個喜歡做科研的人,以此為樂。因此,他一再特別強調(diào),現(xiàn)在的家長一定不要向孩子灌輸“要想取得成就,就一定要去刻苦奮斗”這個不合規(guī)律的觀念。“如果搞科研是那么痛苦恐怖的事情,那又何必勉強孩子們?nèi)プ觯衷趺茨苋〉贸晒???生活比工作重要!愛工作,愛生活,愛孩子,愛家人?!拔椰F(xiàn)在經(jīng)常回蘇州?;貋沓斯ぷ魍?,還順便去看看父母,陪父母吃頓飯?!?/p>

  除了工作,楊培東也是一位享受生活、重視家庭的人?!叭绻麅H僅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或者說工作會讓我筋疲力盡,我會放下工作?!?/p>

  在伯克利最忙碌的那段時間里,楊培東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伴妻子和女兒。其中,傍晚5點到晚上9點,這4個小時,是屬于女兒的。而當時,陪女兒散步是他最大的業(yè)余愛好。如今,楊培東已經(jīng)將實驗室的團隊帶出來了,而且也比較成熟了,他也就能騰出其他一些時間,去做其他一些事情。

  “其實現(xiàn)在比以前更忙了,除了比如辦學校、開公司等等,還要參加各類活動論壇及美國科學院等其他一些事務,經(jīng)常要乘飛機飛來飛去?!辈贿^,一旦回到家,他就會抽空每天開車送女兒上下學,周末的時候,開車送女兒去郊外農(nóng)場騎馬等等。

  去年,得知父親的身體不是特別好,楊培東立刻放下手里的全部工作,從國外趕回,在上海陪父親一周,直至父親的身體有所好轉(zhuǎn),他才繼續(xù)他的工作?!胺凑绻靥K州,我一般都會抽個空,晚上回去一趟,陪父母吃頓飯?!?/p>

  快問快答

  X=紫牛新聞記者 薛馬義

  Y=楊培東

  X 2014年,您和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有遺憾嗎?

  Y 獎項這些東西,我不是太在意,希望大家也不要太在意,因為這不是我們做科研的目的,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們知道,2015年,我獲得了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當時我正在實驗室,突然間就接到一個電話,通知我獲獎了。那時真的也沒什么驚喜之類的感覺,獲獎就獲獎了。放下電話,我繼續(xù)做我的實驗。所以面對諾貝爾獎,我也是如此,我只負責做科研,其他的事情就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了。

  X 您如何看現(xiàn)在很多國內(nèi)科研人員,很在乎論文發(fā)表,以及論文數(shù)據(jù)的被引用?

  Y 關于這個,我一直在呼吁,這種數(shù)文章、數(shù)獎項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需要盡快地轉(zhuǎn)型。因為我們搞科研,不能功利性、目的性太強。比如我做人工光合作用,當初完全是為了興趣,覺得如果做成功了,對人類來說,是一件大事。如果不成功,我也能學到一些東西。

  X 今后您還有什么計劃和打算?

  Y 我會一直在嘗試做新的東西,就像以前一樣,我做科研,做公司,做教育等等。不過,我現(xiàn)在做的一些新項目,目前還需要保密,就不多說了。但估計一兩年后,你們可能就會知道了。到時候,很多東西肯定都是國內(nèi)第一次。

  X 您覺得,除了興趣和運氣之外,您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還有其他什么原因?

  Y 我覺得,還是我的心態(tài),比較平和!另外,就是我喜歡新的事物,做其他人沒做過的東西。

【責任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經(jīng)濟科技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