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者助約旦緩解電力短缺 而培養(yǎng)當地行業(yè)人才
新華社安曼3月5日電 通訊:中國建設者助力約旦緩解電力短缺
新華社記者林曉蔚
雖然才3月,但在距離約旦首都安曼約35公里處的扎爾卡市,熾烈的陽光已足以令人汗流浹背。這里坐落著中國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公司承建的約旦薩姆拉四期擴建聯合循環(huán)機組項目。
日前,項目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這標志著該項目已具備投產條件,即將正式商業(yè)運行。在項目工程部副經理劉寶軍的帶領下,新華社記者走進了位于扎爾卡市的項目中央控制室,這里略顯悶熱,10余名中方技術人員正緊盯著計算機屏幕上機組的運行情況。
據介紹,這一工程裝機容量為75兆瓦,2016年2月簽發(fā)受標函,當年3月簽訂合同,工期為24個月,預計投產運行后年發(fā)電量約為6.132億度。
“這一項目是以燃氣機組尾氣再次利用發(fā)電,高效利用能源,能夠緩解約旦的電力短缺?!眲氒娬f。
作為該項目的業(yè)主,約旦國家電力公司對中方的工程質量和進度豎起了大拇指。在場的約旦項目經理薩米爾·馬阿尼說:“山東電建三公司成功地完成了這個項目,我們都很滿意?!?/p>
事實上,這并非雙方首次合作。大約十年前,2008年9月,該公司就拿下了薩姆拉二期工程項目,不僅在兩年后按時高標準交付,還繼續(xù)提供了高質量的運行維護服務,為再次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那是中國企業(yè)在約旦電力市場的首個項目,也是山東電建打開中東市場的開始。
“在這些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累計雇傭了數千名當地員工,也和社區(qū)保持著良好的關系。2017年5月,我們還獲得了當地頒發(fā)的社會責任突出貢獻獎?!表椖烤C合部經理胡尚修說。
胡尚修說,這些項目不僅帶動了中國設備的出口,還把中國的安裝調試技術帶到了約旦,培養(yǎng)了一批電站建設運營管理的本地高端人才。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中約兩國建交40周年。近年來,兩國在能源、文化、教育等多領域交流日益頻繁、合作愈加密切。目前,中國是約旦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約旦也積極響應中方倡議,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
胡尚修說,如今,山東電建三公司在約旦的另一項目侯賽因電站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有望于今年6月竣工。作為約旦建國以來最大項目之一,侯賽因電站投資3.8億美元,建成后每年發(fā)電量達39.82億度,將極大減輕約旦電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