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

山西農民自費為烈士尋親20余年 拋家舍業(yè)家徒四壁

2017年07月05日 08:54   來源:成都商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為烈士尋親20余年 他在乎的是什么

  為抗戰(zhàn)烈士踏上尋親之路 山西農民趙亞飛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

  “另類”農民

  上過央視載譽無數(shù)

  拋家舍業(yè)家徒四壁

  在山西左權,37歲的農民趙亞飛是個“另類”。

  首先,他是個“名人”,這二十多年來,他四處奔走,自費為七八十位抗戰(zhàn)英烈尋親。他上過央視,登過報紙,載譽無數(shù);但同時,趙亞飛拋家舍業(yè),家徒四壁,至今未婚。

  他自稱不看重各種榮譽稱號,但卻將獎杯和證書深藏于床頭柜中,生怕弄丟。

  他獲得無數(shù)贊譽,但卻自卑到不敢想象哪個姑娘會和他這樣的人一起生活。

  他慷慨大方,鄰居遭遇車禍,他毅然捐了1萬元積蓄,但平日里,他卻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

  現(xiàn)在,趙亞飛仍在忙碌,或是為烈士尋親,或是參加節(jié)目錄制。

  對于二十多年的堅持,趙亞飛直言,“(山西左權)麻田曾是八路軍總部。日本人掃蕩時,有很多人陣亡。他們?yōu)閲柢|,但卻流落他鄉(xiāng)。如果你是英烈的親人,你不希望他能落葉歸根?”

  但終究,在鄉(xiāng)親們眼中,趙亞飛仍是個另類的存在,是個無業(yè)游民。

  對于以后,趙亞飛沒有太多期望,“37歲了,沒房子、沒車子,沒手藝,也沒工作。誰要我,誰跟我?”

  近日,趙亞飛66歲的母親去世,他極度悲痛。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在為別人奔走,卻讓母親在潦倒中離世?!叭ナ篮?,我才知道,她貼身的被子竟是撿的,是包工隊扔了五六年的網套。感覺對不起她,這是我這輩子最心痛的,想起來,就難以平靜、難以接受……”

  是什么讓趙亞飛走上了這條矛盾而又艱難的“尋親”之路?紅星新聞記者趕赴山西,專訪趙亞飛。

  今年5月5日,在母親過66歲生日時,趙亞飛在自己的博客上說,他給老人送了一份“厚禮”:候選中國好人、候選晉中青年榜樣……

  7月2日凌晨,趙亞飛“再獲殊榮”,他給紅星新聞記者發(fā)來信息稱自己竟然上了“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而且排在“誠實守信”第一位。

  其實,趙亞飛對各種名號還是挺在意,他認為這是應得的。

  記者離開前,趙亞飛從床頭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尊剔透的玻璃獎杯。他有些謹慎,緊攥著,生怕獎杯從手中溜走,“領獎完,有個人的獎杯不小心被打碎了。”

  雖然趙亞飛反復強調,他不在乎名,但他又看重這沉甸甸獎杯,“畢竟算是種認可?!?/p>

  “墳旁立誓”

  老屋擴建挖出烈士尸骨

  他決心為“朱建民”尋親

  趙亞飛已經在家待了數(shù)日。自從母親走后,他便一蹶不振,只是偶爾去父親和哥哥操持的門診上走動走動。

  6月30日早晨10點半,紅星新聞記者終于趕到上口村。幾十年前,這個村莊曾是中共北方局駐地,也曾被日軍踐踏。

  趙亞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抗戰(zhàn)烈士周極明(化名朱杰民,村民稱朱建民)影響了他整個童年。據史料記載,1942年2月21日,日軍掃蕩根據地,周極明為掩護群眾轉移,壯烈犧牲,頭顱被刺刀刺穿,異常慘烈。

  趙亞飛回憶,小時候總聽村里的老人說起朱建民,這個名字伴隨了他整個童年,“感覺就是很好奇,朱建民到底是誰?”

  1993年春天,趙家老屋擴建。結果,施工時挖出一具尸骨。

  那天,趙亞飛回到家時,老屋外已圍滿了人,大家議論紛紛。村里老人稱,那就是朱建民。

  “我被震蒙了。呀,真的有這個人?!?/p>

  很快,趙亞飛的父親和四叔將遺骨掩埋在緊挨著老屋的山坡上。此時,趙亞飛只有13歲,但他更為好奇,“就想搞清楚他是誰,他為什么被埋在這個地方……”

  1996年,中考敗北。起初,父親建議學醫(yī),但他不從。之后,大約在1997年、1998年的時候,父母開始鬧離婚。趙亞飛開始叛逆,“不想回家。”

  1998年秋天,眼看著父母又在吵鬧,趙亞飛爬上屋后的山坡,蹲在“朱建民”的墳旁。當時,一陣狂風襲來,落葉翻滾,這讓趙亞飛倍感蒼涼。他望著墳堆,內心感慨,“我有家難回,你有家回不去。真是同病相憐?!庇谑?,趙亞飛立誓,要為“朱建民”找到親人。

  朱建民是誰?

  “他是掩護群眾被殺的英雄”

  問村里老人,到網絡上尋親

  之后,父母離婚。趙亞飛曾和叔叔們去學開車,和舅舅去學修摩托。但是,沒有堅持下去,“我不喜歡出門,不想去打工,是個很保守的人?!?/p>

  “朱建民”是誰?趙亞飛一個個去問村里的老人。有人揣測,他掩護百姓,至少應該是個排長。但趙喜樓老人直言,村里人都是錯的,“朱建民”會拉二胡,會唱歌,是個音樂家。

  當時,趙亞飛并沒當回事兒。只是以為在說笑。

  2000年,村里剛有電腦,趙亞飛就在電腦上查,但沒有發(fā)現(xiàn)關于抗日烈士“朱建民”的任何信息。

  趙亞飛開始思考,是不是名字錯了。

  在縣城開吊車時,趙亞飛還去烈士陵園打聽過,但沒有聽到“朱建民”的消息。之后幾年,始終無果。

  2009年春天。趙亞飛思忖,該做些切實的工作,問老人、做筆記,看看有沒有蛛絲馬跡。斷斷續(xù)續(xù),趙亞飛記了很多內容,更多和“朱建民”一樣的烈士走進他的視野。

  他再次懷疑,朱建民并非本名。親友建議,八路軍戰(zhàn)士是從南方過來的,很多后來去了北京。于是,趙亞飛就通過QQ添加北京60歲以上的人,又請人在各種QQ群、貼吧,發(fā)布尋親的消息。但是,沒有什么進展。

  于是,他開始找專家咨詢,“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我不去找,再不會有人了,那他就會被人一直遺忘在那里。”

  趙亞飛承認,“我那時確實有點打賭的感覺,就是不服氣,我立過誓?!旖瘛菫榱搜谧o群眾被殘殺的,他是英雄。他犧牲在這兒,我就應該找到他的親人。能走一步算一步?!?/p>

  “你在胡鬧”

  幾乎全職尋親不被人理解

  向媒體求助找到烈士女兒

  終于,在趙亞飛的求助下,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晉中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劉有根,在一本名為《洪飛文集》的史料中發(fā)現(xiàn)了重要線索:一位名叫“朱杰民”的八路軍指戰(zhàn)員確實犧牲在上口村,但不是朱建民。

  《洪飛文集》里記載,朱杰民是四川省思居鄉(xiāng)人(現(xiàn)重慶合川市思居街道)。確實戰(zhàn)死上口村。

  當時,趙亞飛以為就要大功告成,但卻不料屢屢碰壁——找文集作者,但已去世;找思居鄉(xiāng)民政部門,但無法確認其親人在哪……他開始瘋狂地打電話,幾個月,花掉5000元話費,但沒任何進展。

  這時,有村民直言,“你是在胡鬧,哪怕找到,又有什么意義。又不是你親爹……”

  但他仍堅持向《重慶商報》、重慶電視臺求助。2010年1月24日,在《重慶商報》刊發(fā)尋親報道第二天,終于有了準信兒:周極明,化名朱杰民,也就是村民口中的朱建民。周極明的女兒周傳慧確認了這則消息。

  當晚,趙亞飛在收到短信時,“手都是抖的,這么多年,終于找到了。”

  趙亞飛說,從2009年開始,他幾乎全職為烈士尋親,“都和周極明有關。得查資料,知道他們在哪兒戰(zhàn)死,然后再挖出來,再找他的親人,再確認。工作量很大。”

  面對現(xiàn)實

  真正成功尋親的只有2個

  被家人抱怨 “不務正業(yè)”

  1993年至今,趙亞飛曾為七八十位烈士尋親,“但真正成功的只有2個,一個是周極明,一個是嚴熹。沒有籍貫,沒有材料。很多時候,下了很大力氣,但做一半,做不下去了。一塊碑,十幾具尸體。怎么找?”

  時光荏苒,趙亞飛如今已成了37歲的漢子。他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在村民眼中,他是個“不務正業(yè)”的人,至今沒有工作,沒有娶妻生子。家人“有時支持,有時不支持”,貼錢多了,家人也會抱怨,“每天做個這,哪能行。不務正業(yè)啊?!?/p>

  而趙亞飛自己,感覺已經停不下來,烈士家屬、專家、媒體……紛紛找到他,“甚至有人說,我是烈士尋親第一人?!?/p>

  兩方面原因讓他堅持做下去

  趙亞飛感覺那些虛名沒有用處,也不是為了它們才堅持做下去。但是,他不得不繼續(xù)為烈士尋親。

  一方面,趙亞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沒有特殊的技術,沒有想從事的職業(yè),平時沒什么開支,弄這個,壓力大,只是抽煙多?!绷硪环矫妫J為,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積累了材料,很珍貴,如果就這么丟了,太可惜?!爱敃r,周極明能活,但他選擇了犧牲。他的頭被刺刀刺出幾個窟窿,死狀很慘。所以,我有責任幫他們找到親人。”

  婚姻?“誰肯跟我?”

  而對于婚姻,趙亞飛沒有太多設想。

  “誰不想娶媳婦兒?”趙亞飛反問。“我已經37歲的人了,沒房、沒車、沒工作,誰肯跟我?”

  說到這里,一段逝去的感情浮現(xiàn)在趙亞飛眼前。那是2007年,趙亞飛還在苦尋周極明的家屬,在縣城打工時,認識了一名女生。相談甚歡,二人便談起戀愛。

  “她是大學生?!壁w亞飛回憶,2010年那個女孩大學畢業(yè),“開始變得現(xiàn)實起來。那時,我上了電視,上了報紙,但她家人說,有啥用,有點錢,都去給烈士尋親了。她欣賞我,認為我有調查能力,但得有車有房?!壁w亞飛感嘆,現(xiàn)實很殘酷。

  “母親的被子都是多年前撿的”

  對于離異的母親,趙亞飛感覺虧欠太多。今年2月10日,母親病倒。去北京醫(yī)治,卻被查出是淋巴瘤,在腦中樞且是晚期。趙亞飛極度痛苦,他想,母親身體健朗時,總說著,想去北京看看,但是卻突然病倒。

  在北京住院期間,趙亞飛圓了母親多年的心愿。但因為沒錢醫(yī)治,趙亞飛將母親送回山西老家。5月10日,老人辭世。

  趙亞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最令他痛心的是,老母在走的時候,被子都是她多年前撿的,是礦井包工隊扔了的網套,她縫縫補補用了這么多年,“我每每想起,就痛不欲生?!?/p>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春 發(fā)自山西左權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