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誓做和平“醒獅” “文明”“可親”地面向世界
視頻:十九大時光:站在新歷史起點 用行動迎接盛會 來源:央視新聞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前瞻)中國誓做和平“醒獅” “文明”“可親”地面向世界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中國誓做和平“醒獅” “文明”“可親”地面向世界
中新社記者 蔣濤
拿破侖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如今,正如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歐洲之行期間所宣示的,中國這頭獅子已經(jīng)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xù)。隨著中共十九大會議臨近,中國何去何從牽引世界目光,而誓做和平“醒獅”的中國,如何蓄力跨越三大“陷阱”,文明可親地面向世界,成為外界觀察此次盛會的重要入口。
劍指“塔西佗陷阱”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即曾談及“塔西佗陷阱”,指出,如果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眼里就沒有你。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軍令狀。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說,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剎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所里的歪風”,到雷霆反腐正風肅紀、扎牢“制度的籠子”,這五年來,中共最高層從八項規(guī)定開始,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由表及里地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開創(chuàng)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顯示,民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2016年達到92.9%。
在分析人士看來,五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趕考”答卷,或將在十九大期間全面呈現(xiàn)。而凝聚全黨意志的大會成果,也將使全黨8900多萬名黨員進一步校準思想之標、調整行為之舵、繃緊作風之弦。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4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亞太經(jīng)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時談及“中等收入陷阱”,指出,對中國而言,“中等收入陷阱”過是肯定要過去的,關鍵是什么時候邁過去、邁過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發(fā)展。
中共十八大報告即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xiàn)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2萬至1.3萬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社會,“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就是為了破解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邁入高收入階段。
在韓慶祥看來,從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方位看,中共十九大正處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意味著“第一個百年”目標勝利在望,“第二個百年”目標更加接近。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中國的執(zhí)政黨,中共十九大料將進一步進行頂層設計,為決勝全面小康蘊蓄能量,解答中國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歷史命題。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在兩國關系問題上,習近平明確指出,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他提出的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為中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實現(xiàn)兩國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標注出明確方向。
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認為,2013年以來,中美元首多次會晤,推動中美兩國關系發(fā)展不斷向前,今年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總統(tǒng)成功舉行了海湖莊園會晤和漢堡會晤,明確了新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方向和原則,有助于雙方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和管控分歧,并且爭取把差異和分歧點轉化為合作的增長點。
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國際社會正面臨民粹主義抬頭、保守主義重來、公共產(chǎn)品減少的“治理赤字”。在此背景下,王帆預計,中共十九大報告料將繼續(xù)闡釋中國拒絕追逐霸權、堅持和平發(fā)展之道,同時釋放中國錨定改革開放、分享發(fā)展紅利的清晰信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