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獨狼式恐襲”已成美國反恐“頭疼大事”
“獨狼式恐襲”已成美國反恐“頭疼大事”
曉以利害
面對獨狼式恐襲,傳統(tǒng)反恐模式已過時,而無論是反恐還是控槍,歸根結底是考驗美國的國內安全治理能力。
賭城拉斯韋加斯瘋狂槍擊案的陰云尚未完全消散,萬圣節(jié)“獨狼式恐怖襲擊”又現紐約。原本應該是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卻因恐怖襲擊而引發(fā)擔憂,甚至是恐慌。
在曼哈頓世貿中心的繁華街區(qū),襲擊者通過車輛碰撞、開槍射擊等方式,致8人死亡11人重傷,其中還包括2名兒童。盡管此次襲擊所造成傷亡規(guī)模,遠不如賭城槍擊案,但卻再次給美國敲響了警鐘。
就反恐而言,雖然歷經阿富汗等國際反恐戰(zhàn)爭,美國被外界稱為陷入“越反越恐”的困境,但實際上對國際恐怖組織已經構成了重創(chuàng)。目前,國際恐怖組織基本已經沒有能力,發(fā)起對美國本土的大規(guī)模襲擊了,更多是在美國本土之外發(fā)起恐怖襲擊,或是在美國本土組織“獨狼式恐怖襲擊”。
這也意味著,美國依靠軍隊進行反恐的適應性降低,陷入“高射炮打蚊子”的境地。事實上,“獨狼式恐怖襲擊”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比較頭疼,不僅是美國,歐洲很多國家也深受其害。但因其缺乏規(guī)律性,防范起來也就非常困難。
就賭城槍擊案而言,嫌疑人并沒有被發(fā)現與任何恐怖組織有關,甚至要通過解剖其大腦來判斷槍擊動因。
不過,從其移民身份和宗教信仰來看,很有可能被認為和恐怖組織有關。特朗普總統(tǒng)更是在此次襲擊發(fā)生后宣稱,在擊敗中東或其他地方“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后,不會允許其進入美國本土。但即便如此,這種潛伏周期長、隨機性大的“獨狼式”恐怖襲擊恐怕也是防不勝防,更不能依靠傳統(tǒng)的反恐模式來應對。
幾乎每次發(fā)生槍擊案,控槍都會成為美國話題的焦點。這次獨狼恐怖襲擊過后,這個話題更加凸顯。關于是否需要控槍,在美國已成為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顯然,短時期內在美國實現全面控槍毫無可能。即便是對槍支進行限制,也無法全面杜絕槍擊案的發(fā)生。
武器還是人心,這是科技與倫理之間的分野,但更應該是法律的規(guī)制。既然全面控槍幾無可能,對槍支進行限制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通過對比賭城槍擊案和此次曼哈頓槍擊案,機槍和仿真槍所導致的傷亡有天壤之別。因此,控槍不應陷入無效的原則之辯,還是可以有所作為。
不過,無論是反恐還是控槍,歸根結底是考驗美國的國內安全治理能力。
隨著美國恐怖主義威脅從國外轉向國內,國內恐怖主義已經成為美國反恐的“頭疼大事”。由于美國國內恐怖主義多以“獨狼式恐怖主義”居多,并且外生性和內生性恐怖主義兼而有之,如何進行防范難度極大,這就需要美國在國內安全治理方面多下工夫。
無論是有限控槍、移民管理、還是打擊犯罪,都是美國國內安全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美國自詡為一個開放國家,其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依然很大,因而美國不可能通過切割與外界的聯系來加強反恐,唯有加強國內安全治理能力,才是防范恐怖主義的核心。比如,在重大節(jié)日期間加強安全保障,對槍支的殺傷力進行限制等等。
也只有國內安全治理大幅度改進了,美國才能告別對獨狼式恐襲疲于應付的局面。
□凌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