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

“剛到美國時老移民對我說,在美國只要有阿Q精神就能活得好,但真想這么活嗎?”

2020年06月05日 22:00   來源: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6月5日電 題:“剛到美國時老移民對我說,在美國只要有阿Q精神就能活得好,但真想這么活嗎?”

  在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工作的日子,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專注于寫一本介紹幽默技巧的書。盡管閉門在家創(chuàng)作,他在社交媒體上一直很活躍,發(fā)布的動態(tài)許多都關(guān)乎一個主題:呼吁人們正視當前愈演愈烈的種族歧視。

來源:黃西社交媒體截圖

  “我叫黃西,黃瓜的黃,西瓜的西?!睆母懊狼髮W的生物學博士到脫口秀演員,黃西以獨特的幽默風格受到觀眾歡迎。

  10年前,他成為首個在美國《萊特曼秀》表演單口相聲的亞洲人并一炮而紅。他還曾受邀到白宮的美國記者年會上領(lǐng)銜表演,妙語迭出的段子讓現(xiàn)場2400位政界和新聞界人士起立鼓掌。

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

  舞臺上,黃西是把觀眾逗笑的脫口秀演員。在社交媒體上,黃西近段時間頻繁轉(zhuǎn)發(fā)、呼吁及評論的內(nèi)容卻嚴肅、現(xiàn)實,讓人笑不出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美國亞裔群體正遭受越來越多的敵意和偏見。

  “美國最初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認為這只是亞洲人的疾病,疫情暴發(fā)后應(yīng)對不力。許多美國媒體只要提到新冠病毒,便在版面上放一張亞洲人的臉。”黃西認為,一些美國政客、媒體等頻繁用“中國病毒”等明顯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稱謂,激化了美國社會對亞裔的敵意,并造成了深刻的傷害。“種族分子看到亞洲人的膚色,吐唾沫、罵臟話甚至暴力襲擊這些就隨之都來了?!?/p>

  5月12日,紐約市曼哈頓唐人街,一名“全副武裝”的女子正在過馬路。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 攝

  在黃西看來,這次疫情把美國亞裔群體遭受的歧視擺到了臺面上來,但僅在疫情框架下討論歧視遠遠不夠。長期以來,亞裔移民一直遭遇著各類顯性、隱性歧視,種族偏見充斥在美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來源:黃西社交媒體截圖

  從赴美求學到工作,黃西在美國生活了20年,對亞裔遭受的種族偏見感同身受。他回憶,赴美留學之初,有大學教授戲稱“中國科技落后是因為漢字難寫,大家把時間花在寫漢字上”,有老師告訴亞洲學生“slow take offence”(不要急著生氣)。

  步入職場后,黃西工作勤懇認真,一段時間內(nèi)是公司唯一拿到專利的員工。但即便如此,白人員工一畢業(yè)就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而每逢裁員,約70%比例都是亞裔。進入演藝界后,即便作品廣受好評,黃西仍因亞裔身份遭受過不友好對待。

  即便是在美國出生的亞裔,也并未免于偏見困擾。黃西舉例,很多亞裔從小被稱呼侮辱性外號,上大學受“種族配額”制影響,亞裔必須比其他族裔分數(shù)高出許多才有機會進入同一所大學。

中新網(wǎng)記者 張龍云 攝

  表面上看,種族歧視被美國社會所禁止。但黃西認為,以往對于亞裔遭受種族歧視的個案討論多是揚湯止沸,美國主流社會始終未曾正視和反思這一問題。

  據(jù)他的觀察,美國媒體有時會發(fā)布由亞裔撰寫的文章,講述自己在美國成長的心酸歷程,可這樣的文章“雖然文筆好、有感染力,但也止步于此”,并未有更深刻的反思。他在接受主流媒體訪問時曾多次主動提及亞裔遭受的種族偏見,但“這部分內(nèi)容從未被發(fā)表”。

  黃西認為,亞裔遭受歧視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國社會對亞裔群體缺乏了解?!霸趯W校里,老師會講述白人歷史、講述馬丁·路德·金的故事,但鮮有人講述亞裔的歷史,少有人知道亞裔為美國社會做出的貢獻?!?/p>

  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舉例:“我兒子六七歲的時候?qū)W習美國歷史,有一天對我說,爸,我特別同情黑人,我很慶幸我是白人”。黃西提醒兒子:“No,你不是白人,你是黃種人”。

中新網(wǎng)記者 張龍云 攝

  這次對話讓黃西意識到,亞裔根本沒有被寫進美國的主流歷史,在集體意識里幾乎不存在,以致于小孩子根本找不到和自己對應(yīng)的歷史群體,甚至還以為自己就是白人。

  “如果我們自己不發(fā)聲,便不會有人關(guān)心亞裔的遭遇?!闭蛴诖耍S西時常把亞裔移民的經(jīng)歷融入脫口秀表演中,也會在表演中適時講述亞裔歷史,“我希望把亞裔移民的故事講出來,讓觀眾在笑過之后有一些思考”。

美國《世界日報》/王若然 攝

  對抗種族歧視亦需要不同族裔團結(jié)起來。黃西說:“只有當非亞裔人士因為歧視亞裔的言論感到憤怒的時候,這個問題才可能真正得到解決?!?/p>

  記者、編輯:冉文娟

【責任編輯:曾小威】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