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
在中國的北京,有一種馳名中外的特種工藝品——景泰藍。 景泰藍也叫琺瑯,是在明朝景泰年間發(fā)展起來的,因為當時使用的釉色多是寶石一樣的藍色,所以,人們把這種工藝品稱為“景泰藍”。 制作一件精美的景泰藍產(chǎn)品,一般需要經(jīng)過30多道工序。工人們首先要把銅料打成瓶、罐、盒、盤等器物,然后用頭發(fā)那么細的銅絲,在銅胎上鑲出美麗的花紋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釉料,放在爐子里燒四五次,最后還要打磨光亮,鍍上黃金,一件美麗多彩的藝術(shù)品才算最后完成。 獨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景泰藍,從它問世以后,一直是明清兩代皇宮中貴重的陳設品。在1904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北京景泰藍還獲得過一等獎。目前,中國保留下來最早的景泰藍制品,是明朝宣德年間的產(chǎn)品。 景泰藍可以制成瓶、罐、盒等珍貴的陳設裝飾品,也可以制成很多種實用工藝品,如花瓶、臺燈、煙具、酒具、茶具等。目前,中國的景泰藍產(chǎn)品已經(jīng)遠銷到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