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搭起友誼之橋
——訪新西蘭路易·艾黎中文學校
綠樹掩映之間,靜靜地坐落著一棟白房子,這便是新西蘭最大的中文學!奥芬住ぐ柚形膶W!!奥芬住ぐ柚形膶W校”是很多華人感覺非常親切的名字。上世紀早期,中國人民飽受戰(zhàn)亂蹂躪之時,一位新西蘭年輕人來到上海,涉足大西北,設法向中國民眾提供幫助。他的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讓中國人民深深記住路易·艾黎這個名字,使之成為中新友誼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我們的學校用路易·艾黎的名字命名,正是想傳承這種對人類友誼的理解、對文化交往的詮釋,”學校校長金強富對記者說。金強富早年從事教育,多年前來新西蘭,深感當?shù)厝A僑華人希望孩子學習中華文化的強烈愿望,遂在基督城創(chuàng)辦了“路易·艾黎中文學!。15年后的今天,學校已有40多個班次,學生500多名,不僅有華人,還有不少亞裔、歐裔和當?shù)厝恕?br> “路易·艾黎中文學!背碎_辦中、英文課程,還寓教于樂,舉辦各類活動,傳播中華文化。學校舉辦中國畫比賽、中國象棋、圍棋比賽,過去幾年連續(xù)參加基督城當?shù)卣e辦的文化節(jié)慶和文藝演出活動。學校還多次派學生參加中國國務院僑辦舉辦的國際華人少年作文比賽,取得了優(yōu)異名次。 回首“路易·艾黎中文學!10多年的歷程,金強富說,有華人的地方,中華文化就有傳播的土壤,這是學校不斷發(fā)展的基礎。近年來,隨著中國政治、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華人在新西蘭不斷增加,新西蘭社會對漢語和中華文化需求強烈,漢語教育有廣闊的前景。 目前,“路易·艾黎中文學!边不是全日制學校。采訪當天,幾個外語班正在上課。透過窗口,看到幾位亞裔主婦和孩子正認真朗誦課文。金校長說,到晚上,尤其周末,學校便熱鬧起來。夜校班上,能看到計劃到中國旅游或做對華生意的學員;中文初級班上,各種膚色的孩子們高聲朗讀漢語課文;繪畫班上,中國畫令迷戀中華文化的學員興趣盎然…… “看到這些,總能感受到文化傳播的力量,”金強富說,“也讓人感受到在新西蘭開辦中文學校的獨特快樂。”(來源/新華網(wǎng),作者/夏文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