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提出加快對外漢語推廣“學習法”
華聲報訊:近日,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大使、教育官員、大學校長、漢學家等匯聚北京飯店,參加在這里舉行的首屆世界漢語大會。著名英語教學專家、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王強在發(fā)言中表示,新東方從海外漢語教學的實踐中找到了有效的“學習法”,讓“老外學漢語可以速成”。 據(jù)中國青年報消息,目前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已超過3000萬,100個國家2300余所大學在教授中文,中文已經(jīng)成為熱門之選。但是很多外國人覺得學漢語很難,這是漢語推廣中的一個“攔路虎”。 王強介紹說,傳統(tǒng)學習漢語的方法是先學習漢字結構分析,再學習漢語語音系統(tǒng)。新東方對外漢語教學采用的方法卻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同。新東方從教育心理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運用、漢語語言自身的結構分析和研究、漢語學習者學習目的的量化分析等三個方面入手,認真分析總結,充分考慮到以非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心理活動和思維方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法:針對12歲以下的學習者,采用“直接漢字學習法”;針對12歲以上的學習者,采用“間接漢字學習法”。 用“直接漢字學習法”就是讓孩子不必從拼音學起,而是直接開始學習漢字。漢字獨特的字形對于以字母為母語的兒童來說具有極強的差異性、趣味性和可識別性。少兒的大腦對語言的分辨能力與成人不同,對于兒童來說,語言之間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學習。 對于12歲以上的少年和成人,由于一種語言已經(jīng)成為他們完全習得的語言,判斷力強,這時再面對差別較大的另一種語言,學習起來會很困難。而且成人學漢語往往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要快速應用,要求能夠迅速表意。對他們可采用“間接漢字學習法”,即剛開始只見拼音不見漢字,通過語音標注來達到能讀會說的目的。讓學生能在很短的時間會聽說漢語,實現(xiàn)交際功能,同時對漢語產(chǎn)生信心和興趣,然后再教給學生漢字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