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
大連市得名于大連灣;是不容置疑的。 關(guān)于為什么叫“大連灣”?說法較多,諸如:因形似褡褳,故名之;山東往東北銷售褡褳多路經(jīng)此地,因而得名;原名“大蠣灣”因其不雅而改稱大連灣;滿語“達連”(海的意思)的譯音;連諸小灣為一大灣,等等。在19世紀60年代以前,已有“三山?凇、“金州海口”、“青泥洼口”等稱呼。早已流行于民間的“大連灣”稱呼,所以能取代以前長期流傳的三種稱呼,就是因為這個稱呼更準確。 1898年,沙俄強行租借旅大。次年7月31日,沙皇政府把清泥洼一帶命名為“達里泥”(意距離彼得堡“遙遠的”地方)。“達里尼”,正是利用“大連”的諧音與俄語的,“遙遠的”一詞相符。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遼東守備軍司令命令廢除“達里尼”,自1905年2月11起改稱“大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