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的“即”字,左邊是一只高腳的豆(一種食器),上面盛滿了食物,右邊是一個跪坐的人形,像一個人準(zhǔn)備進(jìn)食的樣子。它的本義是“就食”。要就食必須走近食物,所以“即”字又有“走近”、“靠近”之義,如成語“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等;后來又借用為副詞,有“馬上”、“立刻”之意。(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