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不得擅自修文物 溫州百年老宅住戶無奈住危房
位于(溫州)市區(qū)的百年古建“厲宅”,屬市文保單位。但是,老宅眼前正面臨尷尬:老宅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住戶沒有安全感,但是房屋修繕卻因各種約束而不能進行。
日前,居住在厲宅內(nèi)的多名住戶向《代表在線》欄目反映,他們正遭遇“文物保護”、“修繕困難”、“安全居住”的三重尷尬。
現(xiàn)狀
整體破亂不堪 住戶自行加固
雖然有著17年“文保單位”的光環(huán),但厲宅目前整體建筑破亂不堪:原本大氣的南大門門庭,門檐破損嚴重,上部被枯枝雜草覆蓋,昔日精致的磚雕已損壞不少,同時,多處墻體出現(xiàn)開裂剝落。
進入大院,映入眼簾的是正房屋檐,一排瓦椽多處下陷破損,從遠處看呈現(xiàn)波浪狀。老宅內(nèi)的大部分木質(zhì)橫梁老化嚴重。住戶擔心破損嚴重的橫梁可能發(fā)生塌陷危險,多年前在橫梁下方樹了一個木質(zhì)三角架加固。

支撐橫梁的木柱不僅表層脫落,而且多處出現(xiàn)孔洞。住戶稱,孔洞和表層脫落是白蟻長年侵蝕造成。厲宅東邊二樓的一間屋子,支撐房梁的木柱子也被白蟻啃噬得面目全非,一處墻體呈“S”形并出現(xiàn)開裂,向室外凸出的弧度,肉眼清晰可見。該房間屋檐也有下塌的跡象。記者發(fā)現(xiàn),整座老宅里隨處可見用來加固、支撐房屋的木柱,這些都是住戶近年自己動手加上的。

另外,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厲宅內(nèi)不少架跨在房梁上、起托住椽子等作用的檁條,以及椽子、木地板均已出現(xiàn)腐爛。一樓大部分做工精致的硬木花格窗欞、二樓三面回廊里的美人靠欄檻大多已損壞,兩軒磚砌的花窗也已坍塌。
住戶
頭戴“文?!睒s耀 維修竟舉步維艱
目前,厲宅里居住著10多戶人家。住戶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產(chǎn)權的,另一類是公房的租戶。住戶張老伯在厲宅住了70多年,他說:“以前我們這座宅子很漂亮,如今成了這個樣子,太可惜了。要是再這樣下去都成危房了,我們住戶時刻面臨危險?!?/p>
“那些加固我們是偷偷進行的,因為有規(guī)定不能擅自修理。”住戶吳女士說的規(guī)定,指的是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文保單位修繕的特殊規(guī)定。
根據(jù)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經(jīng)文保主管部門允許,不得對文保單位進行改造、維修。而擅自維修有風險,情節(jié)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張老伯表示,厲宅被評為文保單位,他們既開心又感到困惑。困惑的是,他們現(xiàn)在進退兩難。“既然被評為文保單位,按理應該由文物保護部門負責保護、維修。但是,相關部門多年未做過大修。而住戶自己維修又有很多限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p>
多名住戶也表示,厲宅被評為“市級文保單位”,這份榮耀如今似乎成了他們修繕房屋的“絆腳石”。
厲宅
厲宅位于市區(qū)瓦市巷36弄3號,坐北朝南,有9個院落及一個小花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其中最大的一個院落為四合院式,由二門、正房和廂房組成。正房、廂房為二層重樓,三面回廊,整體風格為中西合璧。據(jù)資料顯示,厲宅占地面積1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多平方米。老宅北部“老屋”建于晚清;南部“新屋”建于1912年。2000年4月厲宅被溫州市政府評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手記】厲宅“尷尬”,并非個案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面對日漸衰敗的老宅,因為嚴格審批門檻和高昂費用等問題,厲宅的十幾戶住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在溫州老城區(qū),像厲宅這樣的歷史建筑不在少數(shù),“健康”狀況也不大樂觀。
去年7月25日,《代表在線》欄目曾關注過紗帽河朱氏民居,其現(xiàn)狀和保護面臨著和厲宅類似的問題。據(jù)了解,2014年,溫州公布第一批83處歷史建筑,這83處是溫州人珍貴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建筑已經(jīng)超過或者接近“百歲高齡”,面臨各種亂建等破壞問題。
包括文保單位在內(nèi)的這些歷史建筑,我們該怎樣去保護?《代表在線》將邀請人大代表、相關部門代表,就該問題展開討論,尋找解決之道。
部門
局部曾有修繕 現(xiàn)屬疑似危房
據(jù)了解,鹿城區(qū)五馬街道辦事處去年曾請人對轄區(qū)內(nèi)的老建筑進行安全排查,厲宅被歸為“丙類房屋”。
據(jù)市住建委有關人士稱,“丙類房屋”是指經(jīng)過初步排查,發(fā)現(xiàn)房屋結構損壞,存在使用安全隱患,需作進一步鑒定的房屋,相當于疑似危房。
厲宅被劃入“丙類”后,五馬街道辦事處給厲宅內(nèi)的住戶送去《溫馨告知》??墒?,住戶們心里并不“溫馨”,他們開始擔憂這座百年老宅的命運,更擔心自己的居住安全。
多名住戶稱,其實在厲宅被歸為丙類房屋前,他們就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而在去年被“溫馨告知”后,更是打報告給文保主管單位、五馬街道辦事處等部門,要求修繕古宅??芍两瘢匆娙魏蝿屿o。
對此,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有關負責人透露,七八年前,厲宅西側房屋的瓦椽曾進行過修葺;兩三年前,東邊二樓住戶也曾申請過維修,“維修方案都出來了,費用都測算好了,但最后因樓下的住戶不同意,這維修就擱置下來了。”
尷尬
審批嚴費用高 老宅維修“進退兩難”
文保單位出現(xiàn)居住危險 誰來做危險系數(shù)鑒定?
據(jù)2015年6月2日起施行的《溫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文保單位作為歷史建筑,納入該《辦法》進行管理。根據(jù)《辦法》,住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歷史建筑的結構安全鑒定工作。但五馬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員表示,厲宅是否屬危房,需由厲宅住戶自行提出鑒定申請。
對文保單位的維修誰負責?怎么修?
據(jù)《辦法》規(guī)定,厲宅的維修須由相關住戶和業(yè)主自行進行。
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護文物原貌,房屋修葺方案必須經(jīng)過文保主管部門審批,同時還必須選擇由文保主管單位指定的幾家有文物修繕資質(zhì)的施工企業(yè)進行修繕。此外,由于文物建筑修葺在施工、用料方面的要求較高,因此維修費用要遠高于普通房屋。另外,維修中,文保主管部門會進行指導,維修完成后還要進行驗收。
文保單位的維修是否有政府補貼?
根據(jù)《辦法》,非國有歷史建筑所有人維護和修繕歷史建筑的,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予以補助。
維修費“大頭”需住戶或所有人承擔?
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有關負責人稱,厲宅破損情況較嚴重,局部維修意義不大,需對整個宅子做“大手術”,需要一筆不菲的資金。雖然有財政補助,但只是杯水車薪,維修費“大頭”還是需要住戶或所有人承擔。
溫都首席記者 黃云峰 實習生 林禾禾 /文
溫都首席攝影記者 王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