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僑匯展》入選全國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

江門日報訊 (記者/諶磊 通訊員/葉娟) 近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參評項目名單,江門市博物館選送的僑鄉(xiāng)歷史文化原創(chuàng)展覽《金山伯的榮耀——近代江門五邑僑匯展》(以下簡稱“《五邑僑匯展》”)成功入選。
據(jù)悉,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代表了中國文物展覽的最高水平。據(jù)市博物館館長黃志強介紹,《五邑僑匯展》是入選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活動的首個江門市文物展覽。
記者了解到,由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文博部門的積極響應。在規(guī)定的申報期內(nèi),全國共有26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申報了陳列展覽項目。推介活動辦公室根據(jù)相關要求對各地申報材料進行了資格審核,共有71個項目通過了審核。其中,包括有境內(nèi)展覽69個,出入境展覽2個。這71個參評項目的視頻即日起會在中國文物報社“文博在線”網(wǎng)站進行展示。而按照本屆推介活動的計劃,初評將于4月完成,終評將于5月中旬完成,終評的結果會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發(fā)布。
除江門市博物館的《五邑僑匯展》入選以外,廣東省還有4家博物館的文物展覽成為了該活動的參評項目。它們分別是廣東省博物館的《文物動物園——兒童專題展》、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南粵沃土鑄偉業(y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紀念展》、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的《鴉片戰(zhàn)爭》以及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的《嶺南圣域——佛山祖廟歷史文化陳列》。
相關鏈接
《五邑僑匯展》展示了什么?
2015年的8月25日,由廣東江門市委宣傳部、江門市文廣新局、中國錢幣博物館、江門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金山伯的榮耀——近代江門五邑僑匯展》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開幕,展覽為期2個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江門市華僑史類展覽首次走進北京,而后該展覽還在國內(nèi)、省內(nèi)的多個地區(qū)進行了巡回展出。黃志強說:“通過展覽的方式‘走出去’,我們不僅開啟了一扇外界認知江門、了解江門的窗口,更是開辟了一條江門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子?!?/p>
什么是僑匯?
僑匯,五邑地區(qū)亦稱之為“銀信”,是江門市博物館館藏特色文物之一,也是世界記憶遺產(chǎn)“僑批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僑匯也被成為“僑批”(福建方言或者潮汕話都稱“信”為“批”),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nèi)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nèi)的匯款暨家書。
僑匯實際上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等地?!芭环?,銀二元”,是早年在民間流傳的歌謠。僑匯往往附帶匯款數(shù)額,兼具家書和匯款的功能。
2013年6月19日,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僑批檔案申遺成功,入選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記者了解到,五邑大學原副校長張國雄教授當時負責申遺報告的文本編寫。在他看來,江門五邑僑匯是僑批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僑批主要分布在廣東潮汕、江門、梅州等地,以及福建廈漳泉、福州等地。在構成僑批檔案的約17萬份僑批中,來自廣東三大僑鄉(xiāng)的達到16萬件,包括10萬多件潮汕僑批、4萬多件江門僑批、1萬多件梅州僑批。
僑匯凸顯了華僑的愛國愛鄉(xiāng)之情
據(jù)悉,《五邑僑匯展》展出的歷史文物圖片有400多幅,僑匯文物近100件,講述了近代江門五邑僑匯的歷史,展示了江門五邑僑匯獨特文化內(nèi)涵和重要價值,反映了其作為連接海外華僑與家人、鄉(xiāng)邦的核心紐帶作用。
僑匯是華僑移民史、創(chuàng)業(yè)史及廣大海外僑胞對所在國和祖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所做貢獻的歷史見證,有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和較高的研究價值。僑匯反映出海外僑胞“熱愛祖國、情系故里、吃苦耐勞、勇于開拓、篤誠守信”的精神,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拓展。因此,僑批被視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值得人們?nèi)ブ匾暫脱芯俊?/p>
“除了通過展覽的方式‘走出去’,我市還在北京舉辦不少展覽,如《梁啟超一門三院士》、《孫中山與華僑》等。這些展覽讓外界認識了江門,了解了江門?!秉S志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