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一家三人殘疾 晉江堅強母親笑對苦難賺錢養(yǎng)家

2017年04月25日 16:14   來源:泉州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晉江市梅嶺街道有位母親名叫莊伶俐,今年44歲,身高1米2。她周歲時身患小兒麻痹癥,5歲時才能勉強走路。28歲時,她生下大女兒,誰知女兒很快被查出患有低磷佝僂病。一年后,她的丈夫在工作中意外身亡,她帶著女兒離開夫家,決心獨自將其撫養(yǎng)長大。后來,她遇上了也患有殘疾的現任丈夫張學文,兩人又生育一女。一家四口,三人殘疾,但莊伶俐微笑面對,因為母親的角色讓她充滿了力量:“我把她們生下來,就要對她們負責。”

生活的重擔改變不了莊伶俐堅強的內心。
生活的重擔改變不了莊伶俐堅強的內心。

  丈夫意外身亡 帶著女兒無依無靠

  記者來到莊伶俐家時,她正在屋子里整理一些加工好的床單和布料。腿部畸形、背部佝僂的她,需要在腳下墊一張椅子,才能吃力地夠著那張用來裁剪的桌子?!安每p需要長時間的彎腰和站立,我這身子還能承受?!彼首鬏p松地說。

  “周歲的時候,我被查出患了小兒麻痹癥,直到5歲才會走路。由于腿部畸形嚴重,初中時站立行走已經十分困難,父親為我辦了休學,帶我四處求醫(yī)。經過一番治療,我基本可以自己走路了。”休學回來,學業(yè)已難跟上,莊伶俐決定自學裁縫,為家庭減輕負擔。17歲時,她開了一家裁縫店,努力學著生存。

  28歲時,她與第一任丈夫結婚,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誰知女兒出生后不久,就被發(fā)現走路時腿部有問題,醫(yī)院診斷是低磷佝僂病,這對莊伶俐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一年后,噩夢再次降臨,丈夫在外工作時被電身亡,夫家不再讓她留下。一夜之間,變得無依無靠,但一想到自己還有一個需要照顧的女兒,她就咬牙堅持了下來:“我這半生其實過得挺苦的,但想起我的女兒,就覺得一切都可以承受?!?/p>

  組建新家庭 生活負擔也越來越重

  為了治病,莊伶俐一個人帶著女兒詢遍了福州所有醫(yī)院,但都被告知治愈的希望渺茫。“當時我抱著女兒,站在醫(yī)院門口,眼淚一直掉?!?/p>

  莊伶俐不肯放棄,她將女兒的病歷寄往全國各大醫(yī)院。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上海的一家醫(yī)院表示愿意提供治療,她便帶著幼小的女兒開始了求醫(yī)之路?!爱敃r女兒幾乎不能行走,走兩步就哭著說腳疼,我因身體原因也沒有辦法一直抱著她,只能攙著她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回想起那段艱難的日子,莊伶俐的眼眶有些濕潤。慶幸的是,經過幾年的治療,大女兒的病情有了好轉。

  如今,莊伶俐與右手殘疾、臉部有燒傷的張學文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還生育了個身體健康的小女兒。新生命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活力,但負擔也隨之增加。下午4點半,快到放學的時候,張學文掐著時間起身,騎著一輛運貨三輪車,去接正在讀初中三年級的大女兒回家。說起大女兒,莊伶俐感慨起來:“她特別懂事,雖然身患殘疾,但她遺傳了我樂觀的個性,從不自卑。”她指了指剛才丈夫離開的方向,笑著說:“只有我們家踩著三輪車去接送,女兒卻從來沒覺得有什么不好,還會安慰她爸爸,說這只不過是比別人少了一個輪子而已?!?/p>

  想靠自己努力 賺錢給女兒治病

  一家四口人有三人殘疾,只靠張學文給人運送木材來維持家庭開支根本不夠。莊伶俐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她重新拾起裁縫手藝,在家里做起了被服加工。

  這期間,她時常坐班車前往浙江進貨。貨寄到石獅后,她回到晉江的家中,與老公一起踩三輪車再前往石獅取貨。雖然十分辛苦,但是她熱情好客,手藝精湛,而且肯吃苦講信用,不管訂單多繁雜總能在約定的時間完成,很快就在社區(qū)打響了名號。越來越多的人上門找她加工物美價廉的被服,一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然而,不如意之事再次降臨。去年,公公不幸患上重病,幾乎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又恰逢經濟不景氣,去年年底開始,莊伶俐的訂單越來越少,家庭收入頓時銳減。

  “大女兒兩年內還要再做一次手術,手術費目前還沒有著落。”盡管如此,莊伶俐仍然對生活充滿希望,“我想靠自己的努力賺錢,養(yǎng)家并給女兒治病,只是希望能找個比較適合我的工作?!?本報記者 謝宜萱 文/圖)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