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后花園”孩子眼里的“嘉庚精神”
中新社廈門5月5日電 題:“廈門后花園”孩子眼里的“嘉庚精神”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被譽為“廈門后花園”的福建漳州市長泰縣,毗鄰廈門、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在這塊大自然格外眷顧的美好田園里生活的孩子,一直向往著一睹繁華都市的現(xiàn)代氣派。
“五一”假期,在長泰縣開辦學習培訓班的林森,特地抽空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和班上的學生們一起,驅(qū)車沿著廈沙高速來到廈門集美學村“游學”。
“到廈門后下高速的第一站就是集美?!绷稚诮邮?a target='_blank' >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此行就是想讓孩子們在近距離感受特區(qū)滄桑巨變的同時,了解著名愛國僑領(lǐng)陳嘉庚的故事,傳承“嘉庚精神”。
孩子們一到陳嘉庚在集美區(qū)僑英街道樂安東里的故居,就被眼前這棟古樸的宅院深深吸引住了。大廳里“教子讀書無致臨時擱筆 治家勤儉勿使開口告人”的一副楹聯(lián),曾深深影響陳嘉庚一生,至今仍被陳家后輩奉為家訓。在林森的詮釋下,如今,又深深植入山里孩子的心田。
陳嘉庚一生愛國愛鄉(xiāng)、傾資興學,他于1913年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的集美學村,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及??圃盒#瑲v經(jīng)百年風雨,已成為代代傳承的嘉庚愛國精神的教育基地。
陳嘉庚心系桑梓、傾資興學的大愛精神,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海外華僑華人。陳嘉庚的長孫陳立人老先生今年4月回到祖父傾資創(chuàng)辦的廈門大學參加百年華誕時,稱這種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無形的資產(chǎn)”,激勵后人薪火相傳。
為弘揚陳嘉庚愛國興學的“嘉庚精神”,廈門市于2003年在集美鰲園附近一臨海地塊興建了陳嘉庚紀念館。新近,又在集美八音樓揭牌設立全國首個“嘉庚書房”,以“城市書房”的形象對外開放,一時間成為不少人前來打卡的網(wǎng)紅景點。
林森對孩子們說,集美是陳嘉庚先生的故里,濃縮了陳嘉庚愛國興學的偉大一生。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許多杰出人士為新中國的建立與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陳嘉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陳嘉庚先生用畢生心血和財力建造這座‘教育王國’,真不愧是‘傾資興學、千古一人’?!迸阃膶W生家長林彩霞感慨地說,自己從小就敬佩陳嘉庚,但真正走進集美學村的這一刻,才對陳嘉庚先生的作為與胸懷有了切身的感受。
如今,“嘉庚精神”已成為嘉庚故里廈門集美區(qū)致力傳承推動的重要內(nèi)容。集美區(qū)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說,該區(qū)把“嘉庚精神”融入幼、小、中以及大學教育全過程,還將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發(fā)不同的校本課程,精細化、分眾化推動“嘉庚精神”進校風、進教材、進德育,并面向未來探索嘉庚資源的“活化”,讓“嘉庚精神”的講述和傳承更好地融入時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