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僑鄉(xiāng)臺山人夏季烹土茯苓解暑祛濕

中新網(wǎng)江門6月2日電 題:廣東僑鄉(xiāng)臺山人夏季烹土茯苓解暑祛濕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阿伯,早晨!買茯苓膏嗎?要冰凍的還是要剛煮好的?配糖漿的每桶售27元。我們是用新鮮土茯苓、涼粉草等按比例現(xiàn)煮現(xiàn)賣的,桌上擺放這些是今早剛煮好的第一鍋,裝起大概有30小桶,等會至少還要煮兩鍋?!?月30日,廣東臺山臺城街道富城市場附近一專營茯苓膏的店主在招攬顧客時說,隔渣處理后的茯苓膏,口感會更嫩滑,天氣越炎熱,銷量越大。

茯苓膏,是臺山當(dāng)?shù)亟馐顭?、祛濕氣的一種“秘技”,亦是眾多海內(nèi)外臺山人舌尖上的味覺記憶。土茯苓,又叫冷飯團、硬飯頭、紅土苓,在臺山部分地方被稱為“硬飯蔊”,是當(dāng)?shù)厣狡?、林邊較為常見的一種野生中草藥。采挖出的土茯苓,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有解毒、祛濕、通利關(guān)節(jié)等功效。

“以前農(nóng)閑時,部分村民會上山去挖‘硬飯蔊’、牛大力、五指毛桃等山草藥來補貼家用。民間將硬飯蔊按口感分為‘糯’和‘粘’兩種,表皮看似一樣,但削皮后就一目了然,肉質(zhì)呈黃白色或米白色的多數(shù)為‘糯’,實為嫩的硬飯蔊,烹制時容易起粉,用來烹制茯苓膏最適合,而肉質(zhì)呈粉紫色或偏紅的多數(shù)為‘粘’,實為老的硬飯蔊,用來煲湯或燉湯的話,湯水會比較清香。”臺山四九鎮(zhèn)的馬大爺說,糧食緊缺的年代,土茯苓是救命糧之一。分田到戶之后,不少村民開始利用農(nóng)閑時間,烹制些涼粉、綠豆膏、茯苓膏、酸梅粥、薯酸粥等富有臺山鄉(xiāng)村風(fēng)味的甜品挑著上村兜售。

在廣東,干的土茯苓在大型超市、藥店、藥材鋪都有銷售,用土茯苓烹湯,有清熱解毒、健脾祛濕等食療功效,如土茯苓乳鴿湯、土茯苓草龜湯、土茯苓豬骨湯等,是老廣們習(xí)以為常的養(yǎng)生湯譜。而在臺山,當(dāng)?shù)厝烁矚g用新鮮的土茯苓烹制各款愛心湯品和制作夏日糖水。

“近期很多市民過來買新鮮土茯苓回去烹湯,多數(shù)人選擇加牛大力或‘地老鼠’(當(dāng)?shù)匾环N山草藥的根)或赤小豆,分別搭配豬骨、老鴿、草龜、老鴨等食材來煲或燉土茯苓。在臺城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部分有做老火湯或燉湯的茶樓飯館,入夏后對土茯苓的需求量比較大,每天或隔天需送貨一次?!迸_城富城市場一專營山草藥的檔主介紹,目前新鮮土茯苓每公斤32元,分已去皮、未削皮兩種,趕時間的可選購已去皮的,切好直接帶走,若不趕時間可挑未削皮的,稱重后可幫忙削皮、切塊處理。

“以前在臺山農(nóng)村,一聽到有人上村叫賣茯苓膏,就有不少村民帶著缽仔或大碗前往幫襯。在酷熱天氣的夏日里,能吃上一碗茯苓膏是多么滿足的一種享受。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一碗茯苓膏售價為5毛錢,如今到臺城糖水店吃一碗茯苓膏起碼要四五元?!爆F(xiàn)移居加拿大的“70后”臺山鄉(xiāng)親李女士近日在跟臺山好友微信聊天時透露,當(dāng)年在農(nóng)村夏日里最動聽的是若隱若現(xiàn)的“茯苓膏”叫賣聲,最想見到的是“茯苓膏伯”(兜售茯苓膏的大伯),最愛吃的是茯苓膏攤涼凝結(jié)后最上面那層頗有韌性的“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