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站年內實現(xiàn)AED全覆蓋
“中華慈善日”,廣東公益組織帶頭捐贈“救命神器”
廣州地鐵站年內實現(xiàn)AED全覆蓋
羊城晚報記者 吳珊 徐振天 通訊員 梁春梅 馮貴林 梁升軍
救命神器“AED”年內將實現(xiàn)廣州地鐵站點全覆蓋。羊城晚報記者從9月5日在廣東省民政廳舉行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捐贈暨啟動儀式”上,獲得了上述消息。
擺放在車站控制室附近
9月5日,是我國第六個“中華慈善日”。當天,在廣東省民政廳、廣州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廣東省慈善總會、廣東省藍態(tài)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聯(lián)合多家單位,宣布向廣州地鐵捐贈194臺AED設備,加上此前已配備的119臺AED設備,廣州市將在今年內實現(xiàn)所有地鐵站點AED全覆蓋。
據了解,此次捐贈的194臺AED設備,其中142個站點的AED設備,由廣東省藍態(tài)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牽頭組織暨南大學附屬崇愛康復醫(yī)院、廣州市藍態(tài)公益發(fā)展中心等愛心單位通過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市紅十字會定向捐贈,其余52個站點的AED設備,由廣東省慈善總會聯(lián)合省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省林治平慈善基金會捐助給地鐵一號線、十三號線、廣佛線等線網。該批194臺AED計劃于年內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屆時,包括年內將開通的新線車站,廣州地鐵各站點將實現(xiàn)地鐵線網AED設備全面覆蓋。
據介紹,AED安裝的具體位置將根據車站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原則上擺放在車站控制室附近。為方便乘客了解AED的配置情況,廣州地鐵將不定時更新官方APP上AED新增車站的服務設施信息和相應位置,并將相關告示在車站區(qū)域和地鐵電視上發(fā)布。
不僅捐設備還要送培訓
有了AED,不會用怎么辦?
目前,廣州地鐵線網11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huán)城際9座車站均配置了AED。接下來,廣東省紅十字會指導協(xié)助“藍態(tài)AED急救行動”項目組的志愿者,自9月6日起分期分批對地鐵一線人員進行人工心肺復蘇和AED使用的技能強化培訓,10月31日前完成首批56場共計2800人的培訓,持續(xù)提高工作人員正確使用AED設備的應急技能。此外,還將通過地鐵電視等載體,向乘客普及急救常識和AED的性能特點,積極傳播“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2019年統(tǒng)計數據,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臟驟停,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fā)生永久性損害,因此這寶貴的4分鐘也被稱為“黃金四分鐘”。公共場所發(fā)生心臟驟停危及生命事件,在救命的“黃金四分鐘”內,在公共場所配備和正確使用AED及實施心肺復蘇,能極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因此,AED也被稱為“救命神器”。
目前,國內的AED普及率跟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以日本為例,AED在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甚至還有一歲以上兒童可使用的AED。而我國AED的覆蓋率,大約為每十萬人幾臺。
作為本次活動的牽頭單位之一,廣東省藍態(tài)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華告訴記者,該公益組織從去年開始推廣這個項目。除地鐵外,還將推動AED進社區(qū)。接下來藍態(tài)還會設置應急培訓公益基地,長期免費向普通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