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這五年·我與中國》宣傳片
“這五年·我與中國”
【解說】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鳴。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奮進、不斷前行。在這個偉大進程中,華僑華人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涌現(xiàn)出許多感人的事跡和動人的故事。
今年7月,中新社發(fā)起“這五年·我與中國”征文活動,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飽含深情、發(fā)人深思的文章,浸透著廣大僑胞對家鄉(xiāng)的桑梓情深、對祖籍國的赤子情懷、對中華民族追求復興夢想的巨大熱忱。華僑華人不管在世界何地,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始終與祖籍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方李邦琴(美國方李邦琴基金會主席):我堅信,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
李錦輝(巴西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總會會長):這五年,中國更積極走向世界舞臺。
劉仕誠(美國長島大學新聞系教授):國家的興盛體現(xiàn)在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中、面貌上。
王超(北京移動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我們剛過去的五年是那么的波瀾壯闊。
楊靜(加拿大中華藝術協(xié)會執(zhí)行主席):我們是“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見證者。
周波(澳大利亞華人服務社主席):中國人民將會“詩意地棲居,幸福地生活”。
施祖能(澳大利亞福清同鄉(xiāng)會會長):我的人生,一半在中國,一半在澳洲。
李青霞(巴西華星藝術團團長):每次回國,我都是奔著“藝術”而去。
任俐敏(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惠僑工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人心工程”。
張曼新(歐洲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主席):我盼望在我有生之年,兩岸能和平統(tǒng)一。
余國春(香港僑界社團聯(lián)會主席):未來五年,中國前景更加光明。
麥培滿(印尼宗教與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我更加感覺到作為一名民間交流使者的責任。
莊前進(菲律賓菲華商聯(lián)總會名譽理事長):“團結、互助、服務、奉獻”的“華助精神”將貫穿始終。
沈家燊:五年風雨同舟,我們以強大祖國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