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廚子在中國:臭豆腐吃出新花樣
法國廚子在中國:臭豆腐吃出新花樣
【現(xiàn)場聲】
我叫小安,我是從法國來的,在北京6年半,我在北京做家常菜,我叫小言,我是中國人, 我是小安的愛人,現(xiàn)在我在幫助小安打理他這個家常菜的餐廳。
【解說】12年前相識于英國,7年前,這對異國夫妻定居北京,在亦莊開了一家創(chuàng)意餐廳,由小安掌勺,專做“接地氣”的家常菜。
【現(xiàn)場聲】法國廚師 小安
臘肉,這個特別好,切片,化開,出味兒的那個。臭豆腐是我最喜歡的,在中國也是,老人老頭,來一塊烤饅頭,再刷一點臭豆腐就這樣吃的。
【解說】中西方食材看似千差萬別,但在小安的眼中,有許多相似之處。老北京人最喜愛的臭豆腐就可以成為歐洲臭芝士的完美替代品,經(jīng)過改良,一道臭豆腐奶油意面可以信手拈來。
【現(xiàn)場聲】法國廚師 小安
是外邊臭但是里邊不臭,里邊奶香,你看,如果你真得怕臭,你可以把(臭豆腐)皮脫掉。如果你脫皮,里面就沒那么厲害,還是有點臭,我喜歡這個口味。(洋蔥)大小沒關(guān)系,有的快糊一點,有的快生一點。歐洲的培根肉,這是最好的。加一點點我的奶油,一碗,一百五兩百毫升。我們的臭豆腐,我先加半塊,我不加那個皮,那個皮真得是(味道)很重的。
【解說】讓臭豆腐與奶油醬汁充分混合,隨后將煮得軟硬適中的面條加入,收汁出鍋,一道中西合璧的臭豆腐奶油面就做好了。
【現(xiàn)場聲】(小安與中國廚師交流)
你可以吃一口,怎么樣,沒有大蔥,南方北方?味道大概(怎么樣)?或者西方?(這玩意兒好像像北方的吧。)有一點兒是吧。
【解說】老臘肉、臭豆腐、肉皮凍,這些中國食材都被這個“洋廚子”巧妙運用在了菜肴中,成就了一道道創(chuàng)意美食。除了和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食材,對初到中國的小安來說,首先要學(xué)會的,是如何與人交流。別看如今中文說得溜,剛來中國時,小安沒少鬧笑話。
【同期】小安妻子 小言
因為中文的四個聲調(diào)是非常難的對于外國人來說,也鬧過不少的笑話,比如說陳奕迅有一首歌,然后這個歌里面有一句歌詞,叫“你的背包”,然后我們?nèi)TV唱了很多次這個歌,然后小安終于有一天問我說,他為什么總在唱你的眉毛。樂事兒還是挺多的。慢慢學(xué)吧。
【解說】在小安的理解中,中文里的“接地氣”說的就是英文中的“honest”,就是誠實可靠的意思。他說,店中九成的香料和大部分的蔬菜都是自己種出來的,是名副其實的“接地氣”的食材。
【同期】法國廚師 小安
新鮮的羅勒,新鮮的百里香,新鮮的迷迭香,什么都沒有,是因為需要那些,我們開始自己種,所以我們在第一家店的樓上,在六層,我們種了很多很多的香草?,F(xiàn)在五年以后,新鮮薄荷油、百里香、迷迭香,什么都可以了。
【解說】談及來中國的初心,小安笑稱,是中國的美食,讓自己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個國家。
【同期】法國廚師 小安
第一次吃那個紅燒肉,我記得還是倫敦的冬天,就吃那個紅燒肉,特別開心,或者吃那個叫什么,酸湯肥牛,好吃死了,狠辣,我從來沒吃過一個那么辣的(菜),但是特別好吃,我喜歡酸,我喜歡重口味,我就吃了那個東西然后辣死了,我就流鼻涕了,我流眼淚,但是我還是喝那個湯,那么好吃的,還是喝那個湯,特別特別好吃。
【解說】如今,小安的餐廳生意日漸紅火,他和妻子每天奔走在花園、餐廳和家之間,他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做出人們愛吃的菜肴。
范思憶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