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數字經濟發(fā)展要有前瞻性
【解說】作為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要活動之一的“院士峰會行”活動10月11日晚在福州三坊七巷拉開帷幕。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資深教授、政企專家等嘉賓齊聚一堂,暢談數字技術的發(fā)展動態(tài)、構想數字治理的未來前景、探索數字經濟的增長熱點,為“數字中國”的加快發(fā)展描繪新圖景。
【解說】此次“院士峰會行”活動的主題為數字新經濟,助力“雙循環(huán)”。與會嘉賓聚焦數字技術的新應用和數字產業(yè)的新動態(tài),探尋數字經濟轉型發(fā)展的新方向。
【解說】當晚,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的價值不可估量,要善于運用數據分析,打造數字經濟的新優(yōu)勢。
【同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石勇
就說一定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比如說要因地制宜,哪些東西比較重要,用大數據把它做出來,徹底把它做成數字化的東西,這樣才有用,這個不是說方方面面都要做,有可為有所不可為,你說數字經濟什么是數字經濟,比如說你把數字記錄下來,把數字存下來,這個不是東西,東西最關鍵是數字對將來有什么作用,要進行分析,如果數字或者我們叫數據庫、大數據,不分析那就完全沒用。
【解說】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該如何發(fā)展?采訪中,石勇以健康碼為例,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
【同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石勇
我們是按照區(qū)域性的發(fā)展,先做的各個區(qū)域的健康碼,到了今天,我們疫情后,我們就應該把這些數據整理以后,把它做成統(tǒng)一的碼,這個統(tǒng)一的碼將來就有很大的用處了,將來你不管到什么地方一個碼就夠了,把數據打通,如果我們把健康碼的數據打通,你說它有多大的好處。
【解說】記者了解到,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由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記者 吳晟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