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拉巴委員:現(xiàn)代僧尼應與時俱進學識淵博
【解說】初春的大昭寺金碧輝煌,身披袈裟的拉巴步履匆忙地走進金頂下的辦公室,為參加即將開幕的2021年全國兩會做最后的準備。
作為西藏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僧人拉巴已連任兩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參政議政。
【同期】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藏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大昭寺僧人 拉巴
(首次參加全國兩會)提交了三個方面的提案,文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以及(提升)民眾生活水平方面。
【解說】大昭寺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歷史遺跡和活動場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拉巴指出,除修行之外,保護大昭寺的千年文化,是他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同期】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藏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大昭寺僧人 拉巴
我們西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民族,西藏的古老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每位僧人持續(xù)保護和傳承這些文化(很重要)。
【解說】2021年全國兩會臨近,全面提升廣大僧尼的文化素養(yǎng)問題是拉巴關注的重點。
拉巴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僧尼,在提高佛學造詣的基礎上,還需要掌握豐富的文化、科技、網(wǎng)絡等知識,否則將會與社會脫節(jié)。
【同期】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藏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大昭寺僧人 拉巴
舊時西藏基本處于封閉狀態(tài),但是自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之后,逐漸成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這樣的發(fā)展下,作為僧人通過學習英語等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播有著數(shù)千年歷史的藏族豐富文化。
【解說】拉巴介紹,一直以來,大昭寺注重僧人的文化修養(yǎng)。2003年,寺管會成立文化班,教授藏漢英三種語言,約有40多個人學習。
【同期】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藏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大昭寺僧人 拉巴
對于現(xiàn)在新時代的僧人來說,文化(基礎)都比較好。比如說,出家之前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進寺之前就有一定的藏文、漢文基礎,在寺廟里繼續(xù)學習佛學、英語和其他科學文化知識。比如做頓飯,如果沒有鹽會淡,沒有水會干,沒有油炒不了,所有條件具備了飯菜才會好吃。我們的生活如能與時俱進,學識淵博。我想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現(xiàn)代僧尼。
【解說】拉巴告訴記者,社會在發(fā)展,廣大僧尼也要與時俱進。他希望,藏傳佛教界能培養(yǎng)更多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優(yōu)秀僧尼。
記者 貢桑拉姆 西藏拉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