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華僑新村啟建60年 曾吸引紅線女歸國定居
20日,(廣東省)廣州市僑辦舉辦廣州華僑新村建設啟動60周年座談會。記者了解到,華僑新村的建設對吸引僑界精英歸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著名粵劇大師紅線女當年歸國后也住在華僑新村。
1954年7月,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開始籌建華僑新村。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受到全面的經濟封鎖,華僑回鄉(xiāng)探親、匯寄贍家僑匯也被禁止。然而,海外華僑對新中國的誕生歡欣鼓舞,涌現一股回國熱潮。
經過11年的建設,1965年華僑新村建成468個單元僑房,其中獨院177座,公寓291套。購房的華僑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秘魯、英國等20多個國家。
廣州陸續(xù)在天勝村、大北路、西門口、農林下路、培正路、逢源路、躍進路、云桂路等地興建各類華僑住宅200多棟,建筑面積16.5萬平方米。1979年,廣州恢復了僑匯建房業(yè)務,除按原華僑新村、天勝村總體規(guī)劃繼續(xù)建設外,還新建了流花華僑新村、沙河華樂新村、天河僑怡苑、僑苑、僑輝大夏、僑興苑、江南大道北僑宏大夏、東湖新村等。
“廣州華僑新村建設引領廣州的房地產發(fā)展,留下了僑務部門和僑房公司為僑服務的歷史記憶。”廣東華僑博物館館長王明惠說。
據資料顯示,入住華僑新村的業(yè)主大多是僑界精英,有事業(yè)有成的華僑領袖、社會名流、文化名人以及商賈和實業(yè)家,他們擁護共產黨,擁護新中國。這些歸國華僑中,最為大眾熟悉的是紅線女和馬師曾這對粵劇名伶。(馬喜生 李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