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生合作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別研究

中國僑網(wǎng)上海6月23日電 (記者 葉藝勤)“中國和匈牙利之間長期友好的經(jīng)濟合作與政治互信、歷史民族淵源下的文化同源體以及友好積極的輿論支持,為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匈牙利的合作提供無限的可行性”……
23日,由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政治與國際關(guān)系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命運共同體國家愛視野中的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分析”成果匯報會在校內(nèi)逸夫樓舉行。來自51個國家的60多名留學生與57名中國學生展示了“一帶一路”沿線51個國家的國別研究成果。
為進一步延伸大學課堂,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同時為同濟大學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總體部署與重點項目服務,同濟大學中外學生融合國際性校園建設項目——《命運共同體國家視野中的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分析》國別研究于5月4日啟動。
自項目開展以來,中外學生采用“1+1”的合作方式,由該國別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組成一個國別研究組,從搜集、掌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jīng)濟、國際貿(mào)易、外交、金融、基礎(chǔ)設施建設等的本土原材料,匯集綜述沿線國家政治、經(jīng)濟領(lǐng)域各種發(fā)聲與反應,到調(diào)查當?shù)孛癖妼Α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的認知與觀點,并為政府、企業(yè)、高校參與“一帶一路”戰(zhàn)略建言獻策,很多同學表示“前路不輕松”,但研究過程本身被視為“一段難得的經(jīng)歷”。
期間,中外學生或多或少面臨著跨文化交際等障礙,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除了為學生安排相關(guān)跨文化交際理論課程、配備指導教師幫助學生克服跨文化交際障礙,還特意安排戶外拓展訓練,幫助中學學生進一步增進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團隊溝通與合作水平,從而提升研究成果的整體水平。
來自匈牙利的留學生丹尼用流利的漢語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參加一個這樣的項目?!拔以谕瑵髮W有兩個身份,分別碩士生和留學生。作為碩士生,我要參加并進行研究活動。作為一個留學生,我要加深我對中國的了解,體驗中國的文化,交中國朋友”,“這個項目讓我‘一箭雙雕’”,“總之,對我來說只有好處”。
越南留學生杜慶霞認為,通過該項目不僅可以讓大家了解越南,自己也獲得了與中國同學深入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因此,她由一開始“有點兒猶豫該不該參加”,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認為自己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當天,同濟大學副校長江波、交通工程學院楊東援教授、教務處處長李曄教授、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陳強教授出席成果匯報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