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生契闊:他們經(jīng)歷九死一生
然而,戰(zhàn)爭總是讓人生離死別。
翁家貴和羅春芳相愛后,彼此見面的機會很少。因為,翁家貴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熱忱去報效他所熱愛的祖國,他經(jīng)常往返于滇緬路上,運送軍需物資。1941年底,翁家貴向所在中隊請了兩天假,回到保山迎娶他美麗的新娘。
婚禮很簡單,就是車隊的幾名戰(zhàn)友,還有羅春芳的伴娘及親友們,在一起喝了頓簡單的喜酒;槎Y舉行時,日軍正加緊轟炸滇緬路,想毀掉中國抗日戰(zhàn)場惟一的一條國際通道。羅春芳的伴娘范永華不幸被炸死了,羅春芳幸免于難。幾天后,新婚夫妻和翁的戰(zhàn)友一道聚在“僑心咖啡店”喝咖啡,第二天,咖啡店也被日軍炸成廢墟;萃虮徽ê,南僑機工被解散,翁家貴失業(yè)了,他到處找工作,甚至到過貴州的畢節(jié)!拔业侥睦,妻子便不離不棄地跟到哪里,無論多苦多危險,她都沒有任何怨言。”翁家貴笑談年輕時的愛情故事,依然對羅春芳疼惜有加!拔覀兊幕橐鍪卿撹F婚姻,戰(zhàn)火硝煙都摧不垮!
蔡如秋和林淑華夫妻患難相守,也經(jīng)歷許多生死考驗。在南僑機工隊被遣散后,蔡如秋連住處都沒有了。他在自述中說:“后來,緬甸形勢緊張,曼德勒也失陷。我和妻子到處逃難。后來,日軍轟炸保山,我們在龍陵看到了27架飛機在天上狂轟濫炸。正好,我朋友有車可逃出龍陵,我讓妻子先走,可妻子說什么也不肯,說兩人死也死在一起!
于是,蔡如秋和林淑華一起逃出龍陵,路上遇到車隊,林淑華上去攔車,沒想到卻是日軍的車隊,日軍看到蔡如秋手中拎著的袋子,急忙去搶,蔡丟掉袋子拉著妻子便跑,才幸免于難。后來,夫妻倆逃到怒江邊,乘竹排過江時,因水流湍急,林淑華掉入怒江,幸被人救起。“過江時,行李、衣服全丟了,我們身無分文,四處逃難。最后逃到泰國,依靠妻子家人相助,生活才有點起色!睔v經(jīng)生死劫難,蔡如秋和林淑華的感情更加深厚。
與子偕老:他們永遠不分離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边@是令人向往的忠貞愛情!
如今,我們用“愛你一萬年,愛你經(jīng)得起考驗”來高歌愛情宣言,南僑機工們樸實的、沒有任何宣言的愛情,卻從容地走過了戰(zhàn)火硝煙,走過了滾滾的時代大潮。他們在大時代中,漂若浮萍,卻固執(zhí)頑強地保護著自己的純真與溫柔,相依為命,白頭到老,永不分離。
“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吵過架,爸爸對媽媽特別好特別關(guān)心!67歲的翁美喜談起父母的感情,自己都深受感動。如今80多歲的羅春芳聽力衰退,平常與人交流要寫出來,而已屆96歲的高齡的翁家貴依然深情、細心地照料著自己的小妻子。“我對妻子的評價很高!她很節(jié)儉,很溫柔,對家庭很負責(zé)任,孩子們都是她一手帶大的!蔽堂老哺嬖V海南日報記者,從馬來西亞回國的父親愛喝咖啡,當(dāng)年他們最浪漫的事就是帶著母親到咖啡店去喝咖啡,母親羅春芳也跟著翁家貴愛上了苦中有甜的咖啡,這味道像他們相濡以沫近60年的愛情。而且他們的婚姻不僅是翁老口中的“鋼鐵婚”,還是“鉆石婚”,兩人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患難,在歲月無聲的流逝中積淀下來,堅如磐石。
南僑機工陳昭藻和妻子年齡相差30歲,但是患難與共的感情卻克服了年齡懸殊的差異。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陳昭藻和妻子鳳英結(jié)婚。由于鳳英幼年喪母,沒接受多少教育。陳昭藻便送妻子到文化夜校去學(xué)習(xí),他送給妻子當(dāng)時還少見的派克金筆,引起了夜校多少學(xué)生對鳳英的羨慕。以至年老時,鳳英對孩子們講起已故丈夫時,臉上還會有深情的微笑。
記者看到了陳昭藻女兒陳達婭珍藏的鳳英的相片,那是一位燙了頭、戴著手表、穿著入時的年輕女子,看上去柔順善良。她陪著年長30歲的丈夫走過了“文革”十年,在丈夫含冤受屈的日子里,堅強獨立地支撐著整個家庭。
“母親一直陪著蒼老的父親!被貞浧鸶改傅呢鴥樯睿愡_婭泣不成聲。“我出生時,父親61歲了。小時候,我一直嫌父親蒼老、駝背,很不能理解母親對父親的感情!倍愡_婭在后來幾次重走滇緬之路,對南僑機工的尋訪、解讀中,才漸漸讀懂了父母那無言的真愛。
“他們的愛情與祖國的命運,與時代的大潮緊緊捆綁在一起。”陳達婭感動地說。(范南虹 梁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