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中華文化

13位中外嘉賓在上海國際文學周上暢談文學與翻譯

2014年08月14日 09:00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字號:

  8月12日,上海書展品牌單元――2014上海國際文學周先于上海書展揭幕。在國際文學周主論壇上,13位中外嘉賓圍繞“文學與翻譯:在另一種語言中”這一主題進行了對話。

  一種聲音的傾聽與傳達

  盡管行程十分緊張,坐在輪椅上的82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奈保爾依舊神采奕奕,在被問及對翻譯的看法時,他瞇起眼睛笑著說:“翻譯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只有通過翻譯才能知道其他語言的作家在想什么、在寫什么。”

  作為一名讀者,奈保爾說,他需要依靠翻譯過來的文字去想象原文的內(nèi)涵、想法和魅力,而作為一名作者,當譯者掌握了他的節(jié)奏時,奈保爾則會格外高興。“音樂有節(jié)奏和韻律,文學亦然,一位譯者假若能夠掌握原作的節(jié)奏,那么譯者就是這位作家的聲音。”

  美國當代女詩人布倫達?希爾曼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翻譯:“其實每個人都是譯者,都在把我們的體驗表達出來跟大家溝通?!弊鳛橐粋€環(huán)境詩人,她希望能把有形的、無形的、動的、不動的這一切跟大家表達出來,“我經(jīng)常跟朋友說,我希望能夠把生命的輪回描述出來,用詩歌表達出來?!?/p>

  一份忠實與理解的書寫

  清末學者嚴復曾提出:“譯事三難:信、達、雅。”首屆“傅雷翻譯獎”得主翻譯家馬振騁強調(diào),翻譯第一就是要做到“忠實”,也就是“信”。在回答“華而不實”和“實而不華”的兩難提問時,他舉了美女、丑女作比:“比如現(xiàn)實中我們有很多偏見,假如一個美女很忠實,他會說這個人好,假如說一個丑女很忠實,他會說誰要她!”在全場的笑聲中他又解釋道,沒有忠實為前提,語言再美也是毫無意義的,但忠實于原文不一定就會丟掉本來的美。

  美國桂冠詩人和翻譯家羅伯特?哈斯則認為:“好的翻譯是對語言的刷新,對陳詞濫調(diào)的刷新。”而對于詩人王家新而言,翻譯的第一步是要達到完全透徹的理解。翻譯家周克希也強調(diào):“在翻譯中,所謂文采來自于透徹的了解。”

  “語言本身當然非常重要,因為翻譯的對象就是語言。但語言本身又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問題,文化背景、文化多樣性也是相當重要的。”法國翻譯家帕斯卡爾?德爾佩什說,既要有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又要保持一種文化的獨特性,“翻譯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艱難工作”。

  一種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沒有人會否認,翻譯的魅力令文學交流跨越了種族與國界。作家葉兆言回憶:“中國的幾代作家,從我祖父或者祖父的祖父開始都受到外國的影響,外國作品對我的影響似乎無所不在,從十五六歲開始,我就不斷地讀外國文學,感謝翻譯給我提供了文學養(yǎng)料。”

  羅伯特?哈斯也笑著分享了他與中國詩歌的不解之緣:“我最初的時候是讀龐德翻譯李白的詩,后來又讀杜甫的詩,杜甫的詩翻譯得非常美。讀杜甫的英譯也好或者其他的翻譯也好,對我寫詩來說都非常重要。”

  歷時8年苦譯《芬尼根的守靈夜》的翻譯家戴從容說,翻譯從語言到文體、觀念都給人們帶來深刻影響,它會在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曹繼軍 顏維琦 陳心怡)

【編輯:冉文娟】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