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在國際欠發(fā)達地區(qū)受熱捧 整體水平待提升
當美劇、韓劇、日劇在國內攻城略地的時候,據說國產劇也在國外培養(yǎng)了一批“死忠粉”?!恫讲襟@心》在亞太地區(qū)收獲超高人氣,《甄嬛傳》登陸美國主流電視臺,《瑯琊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熱播,《羋月傳》國內未播版權就已賣到國外……如今“出?!钡膰a劇不僅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題材越來越廣泛,而且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成為話題性事件,一股洶涌的“華流”似乎已經指日可待。
國產劇的“出?!保斎桓袊膰H影響力增強正相關,但是單純從文藝角度考量,近年來國產劇在故事劇本、制作水平、美學韻味、技術水準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從《大明王朝1566》到《甄嬛傳》《羋月傳》再到《瑯琊榜》,稱得上制作精良的國產劇越來越多,很多國產大劇、精品劇集的投資已經躍升到四五百萬元一集。
乍一看,國產劇似乎真的走向了國際化,但是從國產劇熱播的地域來看,又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國產劇最受熱捧的地區(qū),只是東南亞和非洲等欠發(fā)達地區(qū)?!段饔斡洝泛汀哆€珠格格》在東南亞比較受歡迎,《媳婦的美好時代》是在坦桑尼亞熱播,《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等40多部國產劇也被譯制成當地語言,在肯尼亞、埃及、贊比亞等國家播出。雖然在歐美日韓,也間或有國產劇播出,但能稱得上形成“華流”的地方,基本上還是這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僅限于非洲、東南亞等非主流電視市場。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文化差異是一方面,產業(yè)整體水平恐怕才是關鍵。綜觀國際影視業(yè),歐美日韓等國家基本上各自都有明晰而成熟的模式,產品更加專業(yè)化、市場化,也都在產業(yè)發(fā)展中形成了主流產品或制勝法寶。但是,國產劇的模式是什么?主流產品是什么?古裝劇、時裝劇,抗日神劇還是都市言情???這就跟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樣,雖然人氣挺旺,看起來好像已經風生水起,但依然沒有找到清晰的固定盈利模式。同樣的道理,國產劇“出?!彪m蔚為風潮,但多少顯得沒有章法,既不像韓劇那樣背后有強大的政府推手,也沒有像美劇的季播和日韓的制播一體、邊拍邊播那樣形成固定制播模式。
記得《來自星星的你》在國內熱播的時候,街上滿眼都是金秀賢拍的廣告,“都教授”幾乎無孔不入。有一種說法,當時金秀賢到中國撈金,60天里簽下16個廣告代言,僅僅90秒的亮相就值7位數。如今則是因《太陽的后裔》熱播而爆紅的宋仲基,這位在劇集里花樣撩妹的韓國歐巴,在綜藝節(jié)目和廣告代言中頻頻亮相,經紀公司說不定已經在背后數錢竊喜。但是,那么多國產劇“出?!?,又有多少國內明星能復制金秀賢和宋仲基的廣告代言傳奇?人家做的是全產業(yè)鏈,而國內明星的影響力,很多時候還只停留在劇集里。
數據顯示,2015年迪士尼公司總收入超過500億美元,但電影業(yè)務僅占了73億美元,其他都是玩具、樂園等衍生品的收入。劇集制作水平的提高,只是國產劇“出?!钡淖罨緱l件,如何像韓劇那樣,從國家層面出臺一系列產業(yè)、稅收、推廣政策,進而提高產業(yè)的整體層次,如何像迪士尼那樣不斷拉長產業(yè)鏈條,或許才是國產劇“出海巡航”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