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爺:老北京的吉祥物 數(shù)百年前已風靡京城


“瞥眼忽驚佳節(jié)近,滿街爭擺兔兒山?!痹鴰缀螘r,老北京的中秋節(jié)一定要有兔兒爺相伴。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兔兒爺擺在樓梯式的貨架上,形成一座壯觀的“兔兒爺山”,為各大廟會平添一道耀眼的景致。時過境遷,如今再想尋覓這舊時場景已然很難。
數(shù)百年前已風靡京城
兔兒爺屬于北京泥彩塑的一種,是北京地區(qū)特有的文化符號。它的起源無從考證,但史料中多有中秋拜兔兒爺?shù)挠涊d,據(jù)此推斷應不晚于明代。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中有:“京中秋節(jié)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泵鞔侗本q華記》記載:“市中以黃土博成,曰兔兒爺,著花袍,高有二三尺者?!鼻迥┬炜略凇肚灏揞愨n·時令類》中說:“中秋日,京師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貼金泥,身施彩繪,巨者高三四尺,值近萬錢。貴家巨室多購歸,以香花餅果供養(yǎng)之,禁中亦然。”
從“以泥摶兔形”“以黃土博成”的描述來看,明代兔兒爺?shù)闹谱鞴に嚶晕⒋植?,兔兒爺?shù)男蜗笠草^為樸素,可能是習俗的萌發(fā)階段。到了清代,兔兒爺已經“面貼金泥”“身施彩繪”,形象上華麗許多,而且身價倍增——“值近萬錢”,“貴家巨室多購歸”,甚至“禁中亦然”??梢姽┓钔脙籂?shù)牧曀滓呀浳等怀娠L,不僅平民百姓、達官貴人祭拜,連皇宮禁苑也不能免俗。
北京兔兒爺?shù)氖屑壌硇詡鞒腥穗p彥說:“中秋節(jié)拜兔兒爺源于古人對健康的期盼,兔兒爺左手托臼,右手執(zhí)杵,做搗藥狀,是醫(yī)者的化身。古代醫(yī)療條件差,人們很怕生病,所以每逢中秋,要請一尊兔兒爺供奉祭拜,希望祛病除災、永葆安康?!?/p>
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就是說所有的神只許你請,卻不許你送走,但對于兔兒爺來說卻是個例外。兔兒爺就要年年請、年年送。每年農歷八月十五請新兔爺后,要先把上一年請的兔兒爺摔碎。這一摔可有講究,因為兔兒爺在你家一年,已經把你一家的晦氣全吸附在它的身上,摔了兔兒爺就是祈求家人健康,將晦氣摔走。所以,請兔兒爺叫請祝福,送兔兒爺叫送健康。
兔兒爺其實是兔兒奶奶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這樣描寫過兔兒爺:“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p>
不同于印象中兔子溫順乖巧的形象,兔兒爺神情肅穆,朱袍金甲,儼然一副不怒自威的將軍模樣。事實上,這位威風凜凜的“將軍”是個女扮男裝的“花木蘭”,我們稱呼了幾百年的兔兒爺其實是位兔兒奶奶。
為什么兔兒奶奶會是男性將軍的形象呢?老北京曾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年北京鬧瘟疫,玉兔下凡給大家治病,但它是“女兒身”,不得隨意拋頭露面,只好去廟里借來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樣子。為了盡快給更多人治病,玉兔將馬、鹿、老虎等各種動物當坐騎,跑遍了京城內外。瘟疫消滅后,玉兔也累倒在廟門外的旗桿下,現(xiàn)出原形。人們這才知道救人的就是玉兔,感其恩德,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天都要供奉它,給它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也祈求它給人間帶來幸福吉祥。
至于管兔兒奶奶叫“兔兒爺”,這跟老北京的“爺文化”有關。老北京很講究“爺”這詞,走到哪里,“張爺”“李爺”“趙爺”不絕于耳。“爺”這稱謂在這種時候和輩分沒什么關系,就是一種尊稱。于是,有恩于百姓、又深受大家喜愛的玉兔也得了一個“爺”的稱號。
老手藝要守規(guī)矩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秋拜兔兒爺?shù)牧曀兹諠u式微,兔兒爺也慢慢淡出百姓的視野,成為老輩人記憶里的一抹鄉(xiāng)愁。
雙彥與兔兒爺?shù)木壏制鹩谒母赣H——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雙起翔。雙起翔生于1931年,13歲隨二舅——有“泥人圣手”之稱的李榮山學習彩塑,17歲學滿出師,此后一直從事泥彩塑工作。20世紀80年代,會做兔兒爺?shù)睦纤嚾舜蠖嘁央x世,為了復興這一傳統(tǒng)技藝,中國美術館研究員李寸松找到50多歲的雙起翔,希望他能把兔兒爺恢復出來。雙起翔不負眾望,憑著記憶和雙手將兔兒爺重新帶回人們的視野。
生于這樣的家庭,雙彥子承父業(yè),投身泥彩塑,是必然的選擇。傳統(tǒng)的兔兒爺是由膠泥燒制而成,但由于膠泥越來越少,雙彥把原料換成了陶泥,這樣就更易于保存。兔兒爺是用模具翻塑出來的,由于兔兒爺是空心的,所以陶泥要搟成片貼進模具里,合成一個空心的胎。剛制好的胎要晾一段時間然后進行拋光,修掉毛邊,給兔兒爺“美容”,把它的臉打磨得光滑細膩。接下來,就是進窯里燒制了。燒好的兔兒爺還要經過最后的“化妝”,上色彩繪,勾勒面部表情,穿上金光閃閃的盔甲,插上兩只大白耳朵。這樣一個神氣活現(xiàn)的兔兒爺才大功告成。
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掀起來一股前所未有的非遺熱。一些人看到其中商機,做起了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生意。但由于缺乏民俗知識,加之“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出來的產品大都是粗制濫造的盜版。雙彥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做兔兒爺,但因為不懂其中的民俗文化內涵,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做的兔兒爺不合規(guī)矩?!?/p>
雙彥特別反對有悖傳統(tǒng)的肆意創(chuàng)新。比如,傳統(tǒng)兔兒爺只有一桿靠背旗,有人為了好看,增加到兩桿、四桿?!斑@就是不了解民俗文化?!彪p彥說,“兔兒爺后背的一桿旗說明了它的出處。傳說里兔兒爺是在寺廟的山門外被發(fā)現(xiàn)的,這桿旗代表了它被發(fā)現(xiàn)的地點。從前老北京有句歇后語叫‘兔兒爺?shù)目勘称臁毺簟?,市井小混混打架時常用,意思是一對一單挑,因為兔兒爺只有一桿靠背旗?!?/p>
雙彥認為,像兔兒爺這種脫胎于民間習俗的物件,它承載的民族記憶是極其有講究的。他制作的兔兒爺依然沿用清代以降的造型,沒有為貼合現(xiàn)代審美做過多的改變。也許在老手藝人的心里,只有經得起時光的砥礪,才能稱得上至美。
小貼士
兔兒爺坐騎知多少
坐象兔兒爺:“象”與“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
坐虎兔兒爺:虎為百獸之王,是統(tǒng)帥,寓意事業(yè)興盛、人脈廣博。
坐黑虎兔兒爺:鎮(zhèn)宅平安,健康有壽。
坐麒麟兔兒爺:取意于“麒麟吐書”典故,象征學識廣博、學業(yè)有成。(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