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僑領麥培滿:“文化工作愛好者”的幸福感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題:印尼僑領麥培滿:“文化工作愛好者”的幸福感
作者 付強
印尼華裔麥培滿常稱自己是“文化工作愛好者”。
他是詩人、慈善家,也是印尼宗教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說起盆景園藝、茶道、書法、繪畫、收藏,他樣樣如數(shù)家珍。
而真正熟悉麥培滿的人,則稱他是印尼與中國之間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國—東盟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會議日前于北京舉行,印尼代表團團長麥培滿提出不少文化交流方面的議題,核心是如何推動中華文化在印尼更好傳播。
“東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和優(yōu)先區(qū)域,而印尼是東盟最大的國家。除了經(jīng)貿(mào)合作,印尼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也應踏上‘一帶一路’這艘船”,麥培滿說。
不過他也坦言,兩國在傳統(tǒng)文化上雖有悠久淵源和豐厚底蘊,但中華文化在印尼曾長期斷層,重拾中華情結(jié)任重道遠。
“我的兒子不懂中文,像他這樣的印尼華裔還有很多。通過更加多元的途徑,讓印尼華裔客觀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有助于中華文化在印尼華裔間的傳承”,麥培滿說。
和不少印尼華裔早年間的經(jīng)歷類似,麥培滿一度生活貧苦,不過他始終沒有放棄奮斗。從糧業(yè)批發(fā)商的小職員做起,麥培滿在商場摸爬滾打,直到上世紀60年代投身房地產(chǎn)業(yè),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事業(yè)有成后,鐘情文化的麥培滿將目光投向印尼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他發(fā)起成立印尼—中華民樂團,多次促成兩國藝術(shù)家互訪,屢屢組織中國古箏、民族歌舞等演出走進印尼。
就在11月初,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攜原創(chuàng)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訪問印尼,這場收獲印尼各界好評的演出離不開組委會主席麥培滿的精心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年逾古稀的麥培滿雖是一名佛教徒,多年來卻傾力為印尼與中國穆斯林文化交流奔走。
印尼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中國也有人數(shù)眾多的穆斯林群體。“印尼穆斯林非常崇敬鄭和,不僅因為他是穆斯林信徒,更因為他七下西洋傳播的和平與友誼”。麥培滿認為,以穆斯林文化為平臺,描繪當今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大國形象,促進印尼與中國的民間文化交流,不失為很好的溝通渠道。
2012年,麥培滿發(fā)起了“回到遠方”印尼穆斯林訪華活動,率領印尼伊斯蘭教法理事會友好親善團來到中國泉州、廈門、西安和北京。
“耳濡目染才是最好的宣傳”。麥培滿回憶當時的情景說,看到近1300年歷史的西安清真大寺依舊保存完好,看到北京牛街禮拜的穆斯林民眾個個精神煥發(fā),訪華團成員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慨,中國的宗教政策“并不是某些西方國家宣傳的那樣”。
麥培滿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印尼和中國宗教界也應考慮如何發(fā)揚宗教人文精神,為促進兩國文化對話、增進民間友好助力。
有人曾問麥培滿,“做了這么多事,有沒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這位73歲老人的回答是,“被誤解時會覺得累,但我有一種幸福感。為所在國、為祖籍國,我都做了我應該做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