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中華文化

韓國要搶太極拳申遺? 那是我們中國的!(組圖)

2017年03月24日 13:12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張三豐和太極拳都是我們的!

  23日“中韓大戰(zhàn)”前,另一則有關中韓的“戰(zhàn)爭”也上了微博熱搜——韓媒稱張三豐是濟州島人。

  納尼?這些年韓國人和我們“搶端午”、“搶筷子”、“搶西游記”…現(xiàn)在居然還要來“搶張三豐”?

  然而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這個說法并非新觀點,而是2014年的舊聞再現(xiàn)。 而此話并非出自韓媒,而是源于中國一位太極拳申遺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之口。

  2014年4月初,中國某地方媒體刊發(fā)一系列關于太極拳申遺的報道。 其中,某位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工作人員表示,張三豐是遼東濟州島人,現(xiàn)在濟州島屬于韓國。韓國對太極拳覬覦已久,借助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影響,通過媒體散布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是張三豐的假說。





張三豐只在武俠小說中“發(fā)明”了太極拳

  看過《倚天屠龍記》小說或相關影視劇都會對里面的張三豐印象深刻,在金庸原著中,少林寺出身的張三豐創(chuàng)立武當派和太極拳,成為一代宗師。

  然而,現(xiàn)實并非如此。根據(jù)史料記載,張三豐 生于南宋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遼東懿州人,是道教武當派內家拳的祖師爺,卻和太極拳并無直接關系。

  目前,太極拳公認的創(chuàng)始人為明朝初年的陳王廷。陳王廷秉承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陰陽生克之理,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將眾家武術之長融匯合成,加上自己平生習武所悟,融中醫(yī)經(jīng)絡學與道家導引吐納術為一體,創(chuàng)編了“太極拳”。

懿州濟州傻傻分不清楚?
懿州濟州傻傻分不清楚?

  “遼東濟州島”是不是聽著有點怪怪的?如同有人說“山東海南島”一樣。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qū),包括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與吉林省東南部(通化白山兩市南部)。而濟州島在韓國南部的東海上,從來就沒有被劃為過遼東。

  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在韓國的“百度”naver上以“張三豐、濟州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僅搜到一篇2014年4月8日《京鄉(xiāng)新聞》題為“太極拳是韓國武術?”的辟謠文章。針對上述“張三豐是韓國人”、“韓國人覬覦太極拳”的言論“委婉”回應稱,這純粹是嚴重的誤會。


《京鄉(xiāng)新聞》題為《太極拳是韓國武術?》的文章截圖
《京鄉(xiāng)新聞》題為《太極拳是韓國武術?》的文章截圖

  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又通過“張三豐、教科文組織”等其他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在某論壇發(fā)現(xiàn)了2014年當時韓國網(wǎng)友對此事的反應。

我們當然知道張三豐是中國人啊,我們并沒有主張他是濟州島人。
還有網(wǎng)友表示一臉懵,“好突然啊,有啥證據(jù)嗎?”

  如果在naver上僅搜索“張三豐”則顯示,張三豐為遼東懿州人,并被歸到中國歷代人物一類。

  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還搜到韓國一篇題為“張三豐的太極煉丹思想研究”的博士論文,同樣寫到張三豐是遼東懿州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道士和武學鼻祖。

  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詢問韓國朋友是否知曉“張三豐是濟州島人”的說法時,他們均表示沒聽說過這種說法。一些愛看中國武俠小說的人僅表示知道張三豐這個人物。

  韓國要搶太極拳申遺?

  那么韓國究竟是否對太極拳虎視眈眈呢?環(huán)環(huán)(ID:huanqiu-com) 想起曾經(jīng)采訪過的陳氏太極拳韓國總會的會長徐明源先生。他從小就對中國武術十分感興趣,接觸了太極拳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專程來到中國河南陳家溝學習,成為陳氏太極拳第20代傳人?;貒?,徐明源致力于在韓國推廣陳氏太極拳,組建了陳氏太極拳韓國總會并在韓國大學中開設了相關課程。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學起了太極拳,并在韓國掀起了太極拳熱。他還定期在首爾的孔子學院教授韓國人打太極拳。

徐明源在教韓國學生打太極拳
在naver上搜索太極拳也都清楚寫明是中國的一種拳法。

  針對此事,在中國網(wǎng)友的聲音中也有“清流”。

  雖然韓國的國旗是太極旗,但不要擔心,太極拳還是我們中國的!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