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要進“大都會” “霸王”“虞姬”很感慨
原題:京劇要進“大都會” “霸王”“虞姬”很感慨
87年前,京劇大師梅蘭芳將京劇帶到美國,打開了京戲走向世界的大門;而如今,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和國家級“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史依弘將攜中國京劇首次進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9月14日到9月24日,由尚長榮、史依弘主演的傳統(tǒng)京劇《霸王別姬》將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阿斯特中國庭院連演12場。與此同時,由滕俊杰執(zhí)導,尚長榮和史依弘主演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版《霸王別姬》也將于9月21日起在紐約克羅斯比街79號影院連映3天。昨天(9月4日),尚長榮說:“京劇在紐約舞臺、影院的‘雙展現(xiàn)’,是京劇人追了30年的夢,也是值得驕傲的藝術壯舉?!?/p>
三十年的夢想一朝圓
尚長榮至今還記得,30年前到美國演出時那截然不同的光景,“當時還沒有劇團組織赴美演出,是受票友邀請去的,搭戲的多為票友,甚至還有外國京劇愛好者飾演軍士和馬夫?!碑敃r的美國,京劇還只是小范圍的狂歡,雖說也受到不少美國觀眾的青睞,但推廣主要靠票友。尚長榮說:“當時我就想,什么時候我們能夠大張旗鼓地將我們地道的京劇藝術帶去美國。”
2009年,中國劇協(xié)組織梅花獎藝術團前往美國紐約百老匯林肯藝術中心演出,尚長榮攜手言興朋合演了一出《二進宮》。如今,不但《霸王別姬》進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演出,該劇的3D電影也將在紐約連映三天,這對尚長榮來說無疑是圓了夢想,他連連感慨地說:“這真是偉大的藝術壯舉?!?/p>
此次美國行不只是向世界傳播京劇藝術,也肩負著傳播中華文明、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與責任。尚長榮說:“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國人喜歡交朋友,而文化是所有交往中最重要、最頻繁也最長遠的媒介。希望中國京劇與傳統(tǒng)文化可以作為了解中國的一個渠道,為中美關系長期、深入的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p>
從“大世界”走向“大都會”
1987年從戲校畢業(yè)的史依弘,當時并沒有太多登臺演出的機會。聽說在大世界可以連演一周,而且有觀眾,渴望舞臺實踐的她就去了。那是與劇場截然不同的演出環(huán)境,觀眾可隨意進出,有的手里端著茶,甚至還嗑著瓜子。一連7天,史依弘不遺余力地展現(xiàn)著京劇的魅力,用不間斷的精彩留住了觀眾,留住了關注的眼神。時隔30年,“虞姬”自大世界一躍而登上了大都會的舞臺,當年在那樣“開放”的環(huán)境中施展的魅力,將轉(zhuǎn)換到更大的舞臺上。
“即使在京劇最落寞時,我都不曾懷疑京劇所代表的中國藝術極致之美所具備的能量。”2000年,史依弘隨譚盾打造的多媒體音樂劇《門》巡演歐洲,而《門》中的京劇元素運用的也是“虞姬”片段。史依弘至今回想起當時的演出場面仍激動不已:“你真的難以想象,每到一處,當我穿上戲服站在臺上,臺下總會響起最熱烈的掌聲。一曲唱罷,你看到的是一片著迷的眼光?!?/p>
“《霸王別姬》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為劇中女性的隱忍堅強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在史依弘看來,向世界推廣京劇必須找尋人性的共通點,《霸王別姬》的悲劇英雄形象與西方戲劇有著相同的內(nèi)核,所以能引發(fā)美國觀眾的共鳴。在國外演出時,有學歌劇的演員拉著史依弘,盛贊她的聲音,討教那樣美的聲音自哪里發(fā)出;也有服裝設計師醉心于京劇炫目的行頭、服飾,百般懇求買下戲服。一樁樁一件件,讓史依弘深信,“美是能夠跨越地域和國界的,人們對極致的美是有通感的。”
本報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