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攝影家:我看到一個開放向上的中國
新華社瓦萊塔10月18日電 通訊:“我看到一個開放向上的中國”——馬耳他攝影家眼中的中國
新華社記者 袁韻
“透過中國的建筑、城市和農(nóng)村的風貌、人們的生活,我看到一個開放向上的中國。”馬耳他著名攝影家亞歷克斯·阿塔德告訴新華社記者。
坐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圣詹姆斯藝術中心的咖啡館里,阿塔德向記者回憶起2016年夏天應邀在中國進行創(chuàng)作采風的經(jīng)歷,印象依舊深刻。
日前,一場名為“一只漫游的眼睛”的個人攝影展在圣詹姆斯藝術中心結(jié)束,展覽作品全部是阿塔德在中國采風期間拍攝的照片。
在這些照片中,一組關于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照片充分體現(xiàn)了阿塔德的攝影風格:通過光影的投射,體現(xiàn)建筑之美。而“鳥巢”恰好是以拍建筑見長的阿塔德特別欣賞的一個建筑。
“我特別喜歡‘鳥巢’和國家大劇院,它們都很漂亮,令人驚嘆?!卑⑺抡J為,這些現(xiàn)代建筑與故宮等中國傳統(tǒng)建筑在北京和諧共存,同時成為地標性建筑,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的開放和包容。
這種開放性,也是阿塔德從中國年輕人身上得到的深刻感受。
在一場與中國青年藝術工作者交流的活動中,阿塔德深深感受到:“這些年輕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許多人到美國和歐洲學習了很長時間。他們了解中國以外的世界,充滿求知向上的精神?!?/p>
采風期間,無論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還是農(nóng)村的風貌,都給阿塔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并通過他的攝影作品得以展示?!翱梢钥吹?,中國人的生活正在改善,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富足?!?/p>
在阿塔德的個人作品展中,以多重曝光手法拍攝,然后噴墨打印到棉氈紙上的幾組照片引起參觀者的特別關注。這一組形似中國傳統(tǒng)渲染技法繪畫作品、反映中國城鄉(xiāng)風貌的照片,是阿塔德中國之行的收獲之一。
“在去中國之前,我沒有想過、也沒有嘗試過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彼f,在河南博物院看到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繪畫作品和甲骨文,啟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耙院?,我還會采用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
另一組關于長城的照片,同樣受到中國書法作品的啟發(fā),呈現(xiàn)出類似書法拓片的獨特效果,在展覽中頗受歡迎。
“我還想去中國,想去看看長江,想更多地了解中國。”阿塔德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