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追思饒宗頤:百年航程之“東學西漸”領航人
【解說】 “名成德就彌世長久,音容笑貌永留西泠”。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西泠印社在浙江杭州舉辦饒宗頤社長追思會,印社社員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追憶第七任社長對百年印社的引領和影響。追思會現場,一切顯得簡單莊重,照片中的饒宗頤慈祥依舊,兩側數十幅挽聯悼詩訴說著他百年的學行風范,與其有過交集的各界人士在臺上回首往昔。
【同期】西泠印社理事 郭超英
西泠印社去請饒宗頤當社長,那么到香港去的時候帶給他兩件禮物,一個是一方青田石的印章,還有一本書,這本書叫《西泠印社百年圖史》,就是我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編出來的。所以曾在報道上看到饒社長饒有興致地翻閱這本《西泠印社》百年圖史,通過翻閱這本百年圖史,欣然答應擔任,所以我非常榮幸,因為這本書是我編的。我以前對饒社長也是一個概念性的了解,通過我的工作一步一步越加深了解,越加深了解,崇敬之感就越發(fā)油然而生。
【解說】2018年2月6日,一代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于香港逝世。西泠印社是代表中國傳統書畫篆刻的學術團體,悠久的歷史和群星閃耀的社員也使其享有“天下第一社”的美譽。2011年, 96歲高齡的饒宗頤欣然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擔起這一重任的同時,他率先在西泠印社舉起了“東學西漸”的旗幟,由西泠印社創(chuàng)辦的西泠學堂就是其在“東學西漸”路上邁出的一步。追思會現場,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饒宗頤先生不僅是西泠印社的一面旗幟,更是西泠印社115年航程中的重要領路人。
【同期】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陳振濂
這個西泠學堂就是,它把中國傳統文化推出去,它是通過篆刻,通過藝術和技術,而不是通過傳播思想。它最大的好處第一它是文化的,它不是政治、社會的理念的。在和國外打交道的時候,它要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方式,那么西泠印社的篆刻,西泠學堂它是大家最歡迎的,愿意刻印章,因為你想要刻印章、寫字、畫畫,肯定會有中國文化的東西,這種傳遞是潤物細無聲的,它是不知不覺就出去的。
記者 沈亦山 胡徐峰 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