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中外詩人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 他們多是杜甫迷
原標(biāo)題:百余中外詩人陸續(xù)抵蓉 他們多是“杜甫迷”“成都控”
昨日(11日),參加第二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百余位中外詩人,陸續(xù)抵達(dá)“詩歌之城”成都。讓我們來看看,抵蓉后的這些詩人們都有怎樣的感受?
他們都是杜甫迷
法國詩人伊馮·勒芒:
為了杜甫寫過一本書
“我對成都的感情源于對杜甫的敬仰,我還寫過一本書《杜甫草堂》。”法國當(dāng)代極具影響力的詩人伊馮·勒芒昨日抵達(dá)成都,在記者眼里他是一個典型的“杜甫迷”。
勒芒去年參加了首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這是第二次來,他對成都印象極好?!拔以诔啥加龅降脑娙撕芟矚g,我們一起去了成都周邊的鄉(xiāng)村,成都平原周邊的幾座山,知名的景點。我記憶中小時候的家鄉(xiāng)也是如此,被大山擁抱,和這里環(huán)境很像,很美,很有詩意?!?/p>
除了成都的美食與美景,當(dāng)然還有文化。去年回去后,他寫了很多關(guān)于杜甫的詩,雖然他遠(yuǎn)在法國的布列塔尼,但是20歲的時候就開始讀唐詩,接觸到杜甫的詩,由此對中國很感興趣。去年,參觀杜甫草堂,他看到很多游客在杜甫像前拍照,就像法國人對待雨果、巴爾扎克?!半m然杜甫離我們這個時代遙遠(yuǎn),但他的作品有現(xiàn)實意義。”他說,感謝中國詩人、翻譯家樹才將杜甫的詩翻譯給他。
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他還認(rèn)識了很多中國當(dāng)代詩人,據(jù)他所知,中國詩人吉狄馬加即將在法國出版一本詩集,他希望未來巴黎也可以舉辦這樣的活動,邀請優(yōu)秀的中國詩人到巴黎去一起聊詩歌。
奧地利詩人路德維?!す⒏瘢?/strong>
曾跟隨杜甫李白的詩“來”了一次成都
喜愛李白與杜甫的詩人太多了,奧地利詩人路德維?!す⒏裥χf,自己來成都“兩次”,第一次是通過閱讀李白和杜甫的詩,跟隨詩歌的腳步“來到”成都;這一次才是真正踏上了成都,可以更好地了解李白、杜甫筆下的成都,“讀過很多首他們的詩,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寫的就是成都的雨夜?!?/p>
俄羅斯詩人庫普里揚諾夫也提到了杜甫?!岸鸥?、李白、王維,都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詩人,李白和杜甫與成都還有很多聯(lián)系,對吧?”第一次來成都的庫普里揚諾夫說,他聽說成都是一座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城市,有不少歷史古跡,“希望在歷史古跡中發(fā)現(xiàn)詩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肯定會有的!”
他們都是成都控
美國詩人威廉·斯蒂芬·沃拉克:
成都的詩歌氛圍,和巴黎很像
“成都的詩歌氛圍,和巴黎很像,成都有很多書店、茶館和酒吧,大家都在此聚會,討論詩歌?!泵绹娙送に沟俜摇の掷说竭^巴黎,這次來成都,他發(fā)現(xiàn)這兩座城市共通之處很多,就連詩歌的氛圍都驚人地相似。沃拉克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自己對第二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非常期待,因為這場活動是文化的融合、詩歌的交流,就像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讓全世界的詩人們相聚在成都,討論同一個主題——如何提升詩歌文化。
委內(nèi)瑞拉詩人弗雷迪·楠斯:
期待成都給我創(chuàng)作靈感
第二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主題是巴黎和成都,還迎來了智利、英國、德國、美國等國的詩人。
昨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不少國外詩人都特別提到了李白和杜甫?!昂芷诖@次的成都之行,相信對我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幫助。”來自委內(nèi)瑞拉的詩人弗雷迪·楠斯說,雖然是第一次來成都,但早就聽說過李白、杜甫,“成都的詩歌氛圍很濃厚,這里肯定會感染來自全球的詩人。”
弗雷迪·楠斯來自遙遠(yuǎn)的南美洲,成都一直是他夢寐以求的一個地方。他告訴記者,自己讀過李白、杜甫的詩,他們的詩歌關(guān)心人民關(guān)心時事,“他們是偉大的詩人!”說到這里,楠斯豎起了大拇指。
加拿大女詩人羅爾·莫拉妮也是第一次來到成都,“還沒來得及出去逛逛,但成都給我感覺挺漂亮的,接下來還有幾天時間,希望好好感受成都的魅力?!蹦菡f,在加拿大讀過杜甫的詩歌,從他的詩歌中能感受到他憂國憂民的感情,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為普通人發(fā)聲。
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邱峻峰
攝影記者 劉海韻
魯獎詩人張新泉: 隨身帶著心愛的笛子 希望和國外詩人交流
“去年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今年我早點來,老老實實參加?!弊蛉障挛纾娙?、首屆魯迅文學(xué)獎詩歌獎獲得者張新泉帶著心愛的笛子,來到國際詩歌周活動現(xiàn)場報到。
年近八旬的張新泉表示,最大遺憾就是沒有掌握一門外語,不能直接看國外詩人寫的詩,“語言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詩人和語言多親密??!”雖然語言交流會有一些阻礙,但希望和國外詩人進(jìn)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對中國詩人的看法,對成都的看法?!?/p>
張新泉特別提到,他對詩歌翻譯存在疑問,因為一些翻譯家沒有足夠的詩歌創(chuàng)作能力?!拔蚁M袊窈蟮脑娙?,起碼掌握兩三種外語,能直接閱讀原文是最好的。詩歌怎么翻譯啊,這是一個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p>
張新泉說,這次的國際詩歌盛會很難得。在他看來,生活在地球上,文化、詩歌都不是孤立的。
在了解別人的同時,他也希望外國詩人能在成都學(xué)學(xué)真正成都人的慢生活 ,喝蓋碗茶、掏耳朵,先從這些成都的傳統(tǒng)文化開始了解,“他們心里也會想,成都的詩人怎么生活的?交流是造福詩歌的事情?!?/p>
張新泉還提到歷史的傳承,在他看來,成都和其他地方比起來,可能有特殊性 ,這就是文脈的傳承,就像人的基因一樣,詩歌的文脈代代相傳,災(zāi)難、祥和、富庶、文化的生成、對文化的追求,讓成都成為詩歌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