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絲路行——《漢字》國際巡展法國展將舉行
中國僑網8月30日電 據(jù)法國《歐洲時報》報道,當?shù)貢r間8月28日下午,“中國文字絲路行——《漢字》國際巡展”法國展新聞發(fā)布會在巴黎洲際大酒店舉行。
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梁成喜、河南省僑聯(lián)副巡視員劉合生、安陽市副市長李長治、經濟日報社代表、《藝術與設計》雜志社社長錢竹,法國歷史學家Brizay Bernard,法國國家人類博物館副館長、漢學家Christophe Comental在內的逾百名中法各界人士出席發(fā)布會,發(fā)布會由河南省外宣辦主任鄭延保主持。
鄭延保首先介紹了出席發(fā)布會的各位嘉賓,并簡要陳述了“中國文字絲路行——《漢字》國際巡展”的基本情況,鄭延保表示:“該展覽以漢字的發(fā)展、演變歷史為主線,以直觀、生動、趣味的方式呈現(xiàn)漢字背后的文化故事。2012年以來,該展覽先后在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的23個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和澳門地區(qū)成功舉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老而獨特的文明,為文化交流、文明互建做出了積極貢獻?!?/p>
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梁成喜作為嘉賓首先致辭,梁成喜在致辭中說:“漢字見證了中華文明連綿不絕,源遠流長的歷史,通過漢字,中華文明與世界各文明相互交融,相互輝映。當前,隨著中法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舉辦這樣的展覽非常有意義,它將開啟一個新的窗口,讓法國公眾在神奇的漢字之旅中進一步走近中國,感知中國的悠久古老、繁榮發(fā)展和日新月異。”
安陽市副市長李長治在致辭中表示:“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漢字數(shù)千年來記錄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中國文字博物館近年來精心打造的漢字國際巡展受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熱烈歡迎,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建的典范,是安陽市、河南省乃至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p>
法國國家人類博物館副館長、漢學家Christophe Comental在現(xiàn)場通過一張甲骨文圖片和一張仿甲骨法國藝術品圖片展開自己的發(fā)言,他表示:“通過這兩張照片我想向中國朋友展示盡管西方沒有中國這樣的書法瑰寶,但是西方依然有很多天賦異稟的人創(chuàng)作的文字內容。最近20年來,西方人對書法藝術重燃興趣之火。2018年我在敦煌博物館組織了一場展覽,當時我們和敦煌方面都準備了大量的資料,所以我希望能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類似的展覽,我想這是一個加強我們人民友誼和文化知識的良機?!?/p>
隨后法國歷史學家Brizay Bernard發(fā)言,他雖然多次強調自己對中國文字了解有限,但卻讓每一位與會人員感受到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Brizay Bernard首先用中文向大家問好,接著坦言道:“我對中國文字一無所知,雖然我不了解漢字,不會寫漢字,但是我卻可以感知出中國文字的美,當我看著朋友送給我的一卷中國書法時,我會懷著驚嘆和幸福來閱讀這幅作品。對我來說,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民眾,可以在小學就學會成千上萬中國文字的中國人不可能不聰明?!?/p>
本次“中國文字絲路行——《漢字》國際巡展”法國展由中國僑聯(lián)主辦,除9月20日在法國里昂舉行展覽外,本次巡展還將前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馬行?。?div class="gqw05pwlrmj"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