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萌娃在長春“觸摸”中國非遺 感受別樣樂趣

中新網(wǎng)長春9月26日電 (柴家權)一剪一剪剪出中國傳統(tǒng)的窗花和福字、用黏土完成國寶大熊貓等造型、感受傳統(tǒng)的皮影戲……26日,在吉林長春,德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體驗了一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當天,長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品牌活動“傳統(tǒng)文化”俱樂部走進長春市德國國際學校(長春美國國際學校德國部),給德國小朋友們帶來了中國非遺項目。
據(jù)介紹,活動旨在給在長春的德國專家及家庭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服務,讓德國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現(xiàn)場一片歡聲笑語。剪紙小組邀請到吉林省級非遺項目滿族剪紙傳承人關云德,他帶著德國學生剪出了中國傳統(tǒng)的窗花、福字?!凹艏埛浅:猛?,我也愿意和我的朋友們分享,在我忘記之前我要盡快地教給他們?!?歲的Johanna笑著說。
彩泥小組邀請到的是吉林省工藝美術大師朱殿惠,在朱老師的帶動下,孩子們制作完成了大熊貓、生肖小豬、葡萄等造型,并用彩筆對這些彩泥造型進行了精心修飾。
來自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老師在皮影戲小組進行了展示,孩子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皮影形象,并嘗試上臺進行皮影戲表演。

德國小朋友們對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項目充滿了好奇。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都對自己完成第一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品感到興奮不已。
長春市德國國際學校校長Frank Pitzner表示,親身體驗剪紙、皮影戲等非遺項目,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中國文化,未來走出校園回國之后,也可以把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帶給身邊更多的人。
據(jù)了解,未來長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還將為德國小朋友設計糖人、草編、古典戲法等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體驗活動,激發(fā)他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