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合編華文教材將進入新加坡小學課堂
華聲報訊:從2007年起,新加坡的小一、小二學生將使用由新加坡教育部與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簡稱人教社)合編的華文教材。和原來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篇目減少了,知識容量卻擴大。尤其重要的是,課文將突出語言的美感、想象力,并且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消息,新加坡教育部政務部長曾士生說,在同一套詞匯的范圍內,中國的教材編寫員能夠編出比新加坡編寫員更感性、更有靈性且富趣味的教材。他說:“因為國家的需要,中國對如何利用很簡單詞匯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他們有很多的宣傳資料,很多標語必須設計得連農民都看得懂。所以他們很多書信、文章,能寫得非常淺白、又有靈性! 他說,在合作編教材的過程中,只要我們把監(jiān)督的工作做好,通過和中方合作就能魚與熊掌兼得,得到用詞簡單、富有靈性又適應新加坡需要的華文教材。 新教材將從明年開始在25所小學進行試點,后年推廣到全新加坡的學校。這是新加坡第一次與外國機構聯(lián)合編寫華文教材。 人教社負責領導這次合編工作的小學語文室主任陳先云說,和原來小學一學年教30-40篇課文相比,新加坡小一小二學生以后一年只需學習不到20篇課文,學習負擔將大為減輕。 他說,新華文課本采專題式的設計,每個專題除了一篇主課文,還有輔課文以及其它教學活動。專題題目設計符合兒童的當代生活,一年級的專題有:“我長大了一歲”、“我的好朋友”、“禮貌與謙讓”、“做事要專心”、“好習慣很重要”等等。 專題也包括了有趣的兒童故事,如“可愛的動物”、“美麗的誤會”、“想象的世界”。另外,也有語言類的專題,如“有趣的漢字”。 有關新加坡組屋生活、種族和諧、國慶日的專題,也將出現(xiàn)在小二的教材里。教育部課程規(guī)劃與發(fā)展署副署長余立信說,為編寫這套教材,新中兩地編寫員經(jīng)過多輪討論與互訪,新方向中方提供新加坡風土民情的各種資料,由中方編寫成材料,最后再由新方審定。 新教材容量的增大,則表現(xiàn)在輔課文和深廣課文的方面。陳先云說,輔課文包含形式多樣與文體豐富的華文學習材料,有連環(huán)畫、韻語、成語、看圖識字識句、散文。深廣單元適合能力強的學生,主要內容是補充閱讀課文。 陳先云總結這套新教材的特點為:框架體系結構很新穎,專題設計有新意,課文編排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彈性。和中國的小學教材相比,新加坡教材的學習進度相對慢一個學期到一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