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據(jù)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道,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區(qū)國會議員王乃志7月12日透露,馬來西亞藝術、文化及文物部已應允確認將馬六甲的三保山列入受保護的國家文化遺產(chǎn)之一。 他強調(diào),當局的這項確認,已肯定及證明馬來西亞華族先賢600年前在馬來西亞定居的歷史根據(jù),也終于給三保山一個重大定位。 他說,當局將根據(jù)1976年古物法令進行,并于適當時機在憲報上公布,正式把三保山列為馬來西亞文化遺產(chǎn)。 他說,隨著該部確認后,過去三保山所有的課題,包括發(fā)展或征用等將告一段落,也意味著這些課題全劃上休止符。 他強調(diào),宗教也是我們的文化之一,歷史更是其中一部分,鄭和600年前下西洋,曾在三保山駐留。此外,華裔子孫也在此開枝散葉落地生根,死后安葬在三保山,三保山更是見證華族來馬來西亞的歷史,也象征著600年前華族定居在馬六甲,與當?shù)伛R來人有非常良好的關系,說明華族與當?shù)厝岁P系源遠流長,這項歷史是不容抹殺的。 王乃志說,中央政府的開明態(tài)度,保護不同族群文化的價值觀讓全國華人感到欣慰。 他強調(diào),希望華裔以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精神,為子孫扎下更深文化的根。 三保山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華人墳山。根據(jù)歷史記載,三保山是荷蘭殖民地時代,馬六甲第二任華人甲必丹李甲(李君常)購置,作為華人墳山用途。 三保山上共有大約1.25萬座墳墓,除了大部份華人墳墓,也有一些馬六甲蘇丹王朝,或更早期陣亡的亞齊兵士的墳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