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法國家俬業(yè)的年輕人
海外華人企業(yè)家的勤勞、苦干是早已聞名于世界的,這些人多數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智能和奮斗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企業(yè)。巴黎,這個聞名于世界的國際大都市,臥虎藏龍,值得我們自豪的是無論出席何種場合,我們都會看到華人的身影,在商業(yè)、貿易方面更是如此。 今天我們便有一次機會見到在法國華人企業(yè)家中頗為成功而且雄心壯志的中國城粵海DOMA家俬城的總經理陳光偉先生和他的另外兩位黃金搭檔朱德華先生和羅羽先生。DOMA家俬城總部,地處塞納河邊,風景優(yōu)雅,站在河邊仿佛人在江南,不禁勾起屢屢思鄉(xiāng)之情。走進大廳,如同身處古堡宅邸,琳瑯滿目各色的家具目不暇接,現代的,經典的;俏皮的,穩(wěn)重的;樸素的,華貴的;鮮艷的,柔和的……看著這一套套別具一格的家具,禁不住一番遐想,即使對于還沒有成家的人來說,這些沙龍組合,也足以引起他們想要有個自己的家的強烈欲望。 當我們首先見到陳先生一個人時,不禁驚嘆,偌大一個家俬城的總經理竟是如此年輕,從他奕奕的神采中看得出心中隱藏的更為雄偉的規(guī)劃。眼前這位年輕的老板,向我們回溯起早年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陳先生出生于江浙一帶,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便隨父母一同來到了巴黎。從孩童時代起,陳先生就懂得珍惜分分秒秒,每天上學午間課修時都要跑回家里,匆匆吃過飯便在自家開的飯店里做起工來,直到下午上課的鈴聲響起。晚上放學,別的孩子都在外面玩耍,可陳先生則徑直回家,同午休一樣,匆匆飯后又是漫長的工作。對于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來說,他已經遠遠超出同齡孩子的毅力,已經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漸漸長大,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成人以后紛紛開了屬于自己的餐館,陳先生先是幫助大哥料理餐館的事務,不長時間之后,自己也開始了自己的“探險”,開起第一個屬于自己的“企業(yè)”,一家小餐館(外賣店)。 陳先生不同于上一輩華僑商人,他有著年輕人的沖動,年輕人的活力,在他的腦子中描繪的遠遠不止一個家庭模式的小型經濟。他敢于挑戰(zhàn)前人所沒有嘗試的,樂于接受先進的西方經營理念,善于充分利用現有的東西方資源:東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西方的先進企業(yè)管理模式和比較成熟的市場。而他本人又具備游走于東西方的各種條件,嫻熟的法語,法國人辦事的謹慎,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中的誠信,此外還有中國生意人的精明。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考察研究,法國人的家俬消費需求及法國人不同的年齡段對家具的不同需求,中國的成品進口,法國的海關手續(xù),法國國內的銷售形式。經過了深思熟慮,于2004年他和他另外的兩個人合伙投資,到了12月份計劃中的第一個家俬城開業(yè),便是坐落于(94)Alforville中國城的現在的總部住址,也就是我們剛剛走進的這一片天地。當我們問起他下一步的打算時,他目光炯炯有神,一連串說出了近3年的初步計劃。另一個已經投資并正在修建之中的同品牌連鎖家俬城,地處(93)BONDY,計劃于今年年底開業(yè)。同時另有一個也正在修建之中。而在他的勃勃雄心之下,勾畫的遠不止如此,一口氣說出今年年底開業(yè)3家,兩年之內開業(yè)5家,三年之內開業(yè)10家以上……果然十足的青年人的活力。 隨著企業(yè)的壯大,企業(yè)管理也逐漸接近成熟的西方管理水平,聘請專職的法國管理者,采用層級式分層管理模式,完全擺脫大部分華僑商人家族式企業(yè)經營模式。這是一次果敢的嘗試,也是具有勃勃生命力的全新企業(yè),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共同見證這個企業(yè)輝煌的業(yè)績。(來源/《歐洲時報》,作者/迪麗達爾 薛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