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請客
我是很好客的,卻不常請客。原因是自認為廚技疏淺,怕怠慢了客人。常想起小時候家里請客的情形。父母親都是烹飪好手,如果說母親的風格是小家碧玉的話,父親則是大將風格。平日父親極少下廚,有客人來時才大顯身手。那年頭,在大陸許多食品都是憑票供應的,父親卻總有本事擺出滿滿一桌魚肉酒香。 因此,自小在我的心中請客是一件隆重大事。小孩子尤其要注意桌上禮節(jié),比如,吃飽飯后要輕輕放下筷子,說一聲“叔叔阿姨請慢慢吃”。等到大人們酒足飯飽,我才如釋重負地放下筷子,免去了請人慢吃的一句話。 來到美國,第一次被請去美國人家做客,竟是要自帶一碟菜去的,才知道還有一種叫做“Pot Luck”的請客方式。又有一天晚上,一對美國夫婦請我們夫婦倆去喝茶。真是名副其實的喝茶:每人一杯清茶,沒有什么吃的,于是專心聊天。一聊就是3個鐘頭,若不是第二天還要上班,恐怕還會清談下去。原以為美國人好吃,才弄得減肥風四起?磥聿⒎侨绱耍辽僬埧蜁r美國人是不講究吃的,講究的是以談為主,吃倒是其次。 不擅烹調(diào)的我對美國式的請客自然很傾心,躍躍欲試。一天中午,請了一位朋友來家吃雪菜肉絲面。簡單地吃完了面,兩人坐在沙發(fā)上談天說地。一談就是兩個鐘頭,覺得滿盡興。送走朋友,內(nèi)心卻羞愧起來:這么一碗清湯面就打發(fā)了人,算什么請客!只怪自己沒得父母親的廚技真?zhèn)鳌?br> 中國式的請客沒本事,美國式的請客又不甘心,莫非邊緣人都是這樣?(來源/美國《星島日報》,作者/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