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箱
說來好怪,到了美國,信箱竟然成了我日常為之牽掛的地方。每天下班回家會不由自主地奔到那里。真的覺得好多的渴望和期盼會從那里得到。 在大陸,信箱已在很多人的生活中被塵封,遺忘了。隨著傳媒的發(fā)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誰還會采用寫信的方式。e-mail只需一點擊鍵盤,拿起電話什么事都辦到了。即便是越洋電話,也因為價錢的不斷降低而不再吝惜時間的長短。 在美國可真的不一樣,很多事情都是通過信件的傳遞辦到的。像水、電、煤氣的帳單等是按月寄的。剛來時的一些身分確認也是移民局用信件寄給我的。也就從此開始,信箱竟成了我的一份牽掛,一份期盼。從開始時社安卡的申請,到工卡、綠卡,都是從那小小的信箱中得到的。它讓我有過迷茫、困惑、焦渴、喜悅和悲傷。 說實話,剛來時真的不知道信件在美國人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到銀行存款,接到對帳單,不懂得需要保存,隨手撕開兩半扔到廢紙簍。沒想到第二天又接到相同的對帳單和感謝信。我不耐煩地重復了一遍前一天的動作,還向常來看望的妹妹抱怨。哪知道“老美國”的妹妹立即繃起了臉,一再警告我,以后銀行、移民局等重要部門的信決不可亂丟,一定要保管好。我開始知道,信件在美國可以說是某件事情的證明,有的需要一定期間的保留,有的是要終身保留的。特別是有關移民局的文件。我聽說有人是把它放到銀行保險箱里的。 記得我接到最不愉快的信是DMV來的。當我看到那封信時真的是一頭霧水,駕照被吊銷了,而且已一年有余,我卻一點也不知道。我一遍一遍地問自己WHY?后來經(jīng)查證才明白,是在一次不是我的過錯的車禍中,DMV以為我沒保險,來信查詢又寫錯了地址,我沒能提出有保險的證據(jù),當然就當沒保險處理了。一陣緊張之后,馬上找到我的保險經(jīng)紀人,擺平了這件事。由此也使我意識到,信箱在美國是多么重要。一旦搬家,首先要做的事是把所有的地址改過來。 信箱也給我?guī)磉^喜悅和希望。從拿到社安卡開始,我感覺到已是美國社會的一分子,拿到工卡,我可以合法打工賺錢,直到綠卡的寄來,都是在等待中得到希望的。 然而,信箱也有讓我不愿意打開的時候,就是每月帳單來的時候。所以,信箱在美國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家離不了它,人人需要它。我想,這種情感或許會一直陪伴著我在美國生活的歲月。(來源:美國《世界日報》作者:金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