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食”乎。華人的習(xí)慣,親朋相聚,都要上酒樓餐館把酒言歡,大快朵頤。 夏天是旅游季節(jié),有親友開車北上自美國來,在家小住;有的乘飛機抵埠,住進(jìn)酒店打個電話相約見面。不管是新來或舊地重游,走時都對多倫多的中式美食贊不絕口。尤其是那些住在沒有唐人街市鎮(zhèn)的客人,更加羨慕我們有口福。就是來自內(nèi)地香港臺灣的朋友,也對這里匯聚那么多中國南北美食表示驚嘆。 一位移居美國的大陸朋友曾向我開玩笑:“我想吃上!』\包’,然后再來幾個天津‘狗不理’,還要一碗西安的‘羊肉泡饃’,再來一盅云南的‘過橋米線’,最后是潮汕的‘炒糕粿’,怎樣?”我欣然應(yīng)允,并保證所有東西都能嘗到。當(dāng)然,我們并沒用這份餐單,但在一家上海餐廳用完膳后,我還是順便載他們到有那些菜式的餐館門口轉(zhuǎn)一轉(zhuǎn),讓客人“口服心服”。 據(jù)統(tǒng)計,多倫多眼下有各式中餐館800多間,有的大酒樓可宴開百席,這在二三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自百年前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抵埗以后,中餐館也相繼出現(xiàn),那時主要菜式是“雜碎”。至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逐步有粵式酒樓出現(xiàn),80年代至90年代中,由于香港移民大增,可謂粵菜鼎盛時期,成了華人飲食界主流。隨后由于臺灣、大陸移民日增,飲食業(yè)也變得多元化,中國北方口味、自助餐、日本料理、快餐外賣等等,應(yīng)有盡有,尤其是標(biāo)榜正宗北方菜的餐館如雨后春筍。有人預(yù)測,未來多市飲食潮流將會是粵菜和北方菜(包括上海菜)平分秋色。 食肆越多,競爭越激烈,無疑造益顧客,大家似乎也享受慣價廉物美的中式食物了。近日到加拿大東部幾個大西洋省份走一走,途中好不容易才能吃上一頓中餐。一天晚飯,見一家華人主理的餐館有特別介紹:干炒牛河、海鮮炒面等,遂要了碗云吞面試一試,結(jié)果大失所望,云吞簡直像面團,倘在多倫多,云吞面不單蝦味鮮美可口,價錢也不到一半。這才想起,這些地方華人寥寥無幾,那能像多倫多那樣,40多萬華人聚居,相應(yīng)也為當(dāng)?shù)氐娘嬍澄幕鎏聿簧俟獠省?來源:香港大公網(wǎng),作者:姚船)
|